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因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观点,已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现在发展生产力已经主要不是靠追加生产资料,增加劳动力,而是主要靠科学技术的发明和直接应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充分说明,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不能只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搞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而要靠现有企业的革新挖潜,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这是我国经济振兴的战略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所谓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花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产品。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总是千方百计用最小限度的预付资本生产最大限度的剩余产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必然会关心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忽视经济效益,结果形成高积累、高速度、高消耗、低效益,出现“工业报喜、商业报忧,仓库积压、财政虚收”的现象。从表面上看,生产发展速度并不慢,,但国家和人民得到的实惠甚少,形成为生产而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情况有所改变。但从全局来说,经济效益仍然很差。企业资金回收率、流动资金周转率等指标至今没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