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虚无<br> 导读<br> 南海之帝叫儵(shu),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浑沌。<br> 儵和忽经常到浑沌那里去聚会,浑沌招待他们很周到。儵与忽总想报答浑沌,他俩商量说:“人身上都长着七个孔,用来进行看、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不妨试试给他凿出孔来。”<br> 于是,他俩每天给浑沌凿一个孔,到了第七天头上,浑沌死了。<br> ——《庄子·应帝王》<br> 原文摘要<br>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窍,七日而浑沌死。<br> 简议<br> 这是一篇含义深刻的著名寓言。中央之帝浑沌代表原初存在,前面引用过《老子》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这么一个东西,它浑然一体,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代表人为。<br> 什么是浑沌?<br> 庄子在概括老子的思想时说:“建之以常无有。”(《庄子·天下》)常指的是“道”,无有即虚无,是说老子把自己的学说建立在“道”,也就是虚无的基础上。《史记·太史公自序》说:道家“其术以虚无为本”。意思是,道家思想以虚无为根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又说:“老子所贵道,虚无。”说的是,老子推崇的是“道”,而“道”的意义则是虚无。这两句话分别是《史记》作者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讲的。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人,司马谈和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大学者,他们的理解比我们更切近。<br> 浑沌就是虚无。<br> 为什么这么说昵?因为浑沌是什么都分不出来,老子曾用“恍”、“惚”、“幽”、“冥”、“无状”、“无物”等词语来表述原初存在,这些词表现的都是模糊不清,浑然不分。由于恍惚不明,人们看不清它,听不到它,摸不着它;即使迎着它,也看不清它的头,即使追着它,也看不清它的尾(《老子·第十四章》,下文正文中凡引用《老子》,只标章节)。当然也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没有办法给它一个明确称呼。既然无法进行区分,人们只能说它是虚无。<br> 虚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原初存在尽管浑沌不清,无法言说,但它确实存在着。所以《老子》说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第十四章》),意思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现象的现象。所以原初存在是有与无的统一体。<br> 那么,什么是虚无呢?<br> 这是《老子》思想中最难解释清楚的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其实,只要联系我们上面的问题“去人为”,问题就容易理解了。清除人类(社会)加在自然上面的东西,把活动、价值观、制度、意义等诸如此类的印记统统拿掉,恢复自然的本来面目,使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回到自己的天性,没有了人为的规定,就是虚无。换句话说,原初存在是纯粹的、自然的、没有被人改变过的东西。所谓虚无,是针对人的行为来说的,把人为的东西、规定虚无化。从哲学上说,没有规定性(意义)就是虚无。<br> 一旦人类把万事万物纳入自己的观念,赋予它们意义,虚无就被打破了,就像寓言中的儵和忽对浑沌所做的那样,按照人的样子给混沌凿孔,自然就不再是它自己了,自然死亡了。<br> 多说几句<br> ①无<br> 对于无,《说文解字》这样讲:“奇字无,通于元者,虚无道也。”许慎认为“无”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字,它与元字相通。元字上半部分是二字,下半部分是人字,人字往上提,将二的两画相连,就是无字。元的意思是初始,甲骨文、金文的元字为一个大头的人的象形,夸张头颅是为了突出开始,孩子出生是先见头部然后才见身体。无字与元字相通,说明“无”具有世界本原的意义,是“道”的真谛。<br> ②原初境界<br>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德国,1889~1976年)认为,“无”比“有”更根本,“无”是原初境界,它不是依赖于“有”的相对性的东西,而是独立的、属于自己本身的绝对性东西,也就是说是本体。然而人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执著于各种各样现成的存在物,迷失于世界之中。<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