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论述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源头。以殷商之际的宗教信仰为起点,论述周代思想逐步从天道中摆脱出来,直到春秋时期走向人道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左传》中天道、人道的梳理分析,明确了春秋时期人道思想的内涵与演变。
第二章阐释孔子对人道思想的贡献。霸政以后,传统贵族体制走向瓦解,社会阶层流动加快,“士”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的文化力量。孔子是士阶层的杰出代表。他继承了霸政时期的贵族新文化,并把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化弟子,开创了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之路。孔子晚年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坚持现实之礼的前提下,开始关注性与天道。
在第三章第四章,《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的逻辑线索不得不暂时中断。第三章考述子思的学术传承,及子思学派的相关问题;第四章考证子思著述。这两章皆是为论述子思思想作学术史与文献学的准备。
子思生年问题是解决子思是否亲受孔子之道问题的前提。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考察,也证实了某些“伪书”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子思少年时期学于孔子的问题得以正实,是儒家学术史研究的突破。这对于理解孔子与子思思想的转接有重要意义。子思学于孔子弟子,尤其是曾子,进一步促进了子思思想的形成。子思学派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最重要的派别。子思的著作体现了自身“抗志以贫贱”的个性,以至于有些著作不为后世专制统治者所容。这是子思著作失传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考察《子思子》的传流,《礼记》中《子思子》的体例,以及“子日”内容的归属权问题。结合简本《缁衣》,发现先秦时期的子思文献与《礼记》中的《子思子》虽有差异,但思想主旨并没变。欧阳修并没有怀疑“子思作《中庸》”。崔述对“子思作《中庸》”的质疑,仍有商榷的余地。
第五章主要研究郭店简《五行》篇。五行学说是子思人道思想的基础。五行说体现了子思对孔子、曾子思想的继承,体现了子思承接孔子晚年性与天道的思路。《五行》在重视外在之礼的同时,加强了内心之德的论证,把外在之行与内心之德贯通起来,建构了德行并重的儒学理论。《五行》篇“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与《中庸》的思想是一致的。《五行》篇不只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文献,还是一篇儒家政治论文。《五行》篇的出现,表明子思的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六章以“中庸”思想为主线,全面阐释子思人道思想在政治领域、修身教化,以及历史学说、伦理范畴、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应用。如果说“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子思思想的两个基本点,那么“中庸”就是一个中心。从本章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子思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革新。中庸思想就是继承孔子忠恕之道加以改造的集中反映。
第七章阐释孟子与苟子思想。子思五行说在孟子那里可以找到多处证据。孟子偏重“尊德性”,性善论受竹简《五行》篇的影响很大。仁政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把儒家人道思想的民生问题推到了最高峰。荀子偏重“道问学”,重视外在的学与行,主张礼治,反对子思、孟子德行内化的主张。孟子、荀子都做不到中庸。
第八章以墨子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为切入点,对比儒、墨思想的异同。墨子对儒家思想的冲击,使子思、孟子对墨家思想有所吸纳。这也促使孟子进一步思考人道思想的内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