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7008
  • 作      者:
    张志扬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西学中的夜行》为张志扬教授最新力作,还西方思想一个“诸神”面目。所谓“诸神”,实则针对“一神”,西方“普世”力量之下,阴影中的一神论—“犹太人”。晚清以降百有余年,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君长竟出,生灵涂炭,倭寇宵小窥我神器,中华不绝如缕。所幸秦州定鼎,重整山河,汉家道统,复兴可待,然神州陆沉日久,百年积弊至弱,举目所见,遍地狼烟。西戎之教,东夷之言,僭我至尊,燔我经典,乖戾荼毒,罄竹难书。今有志扬先生出,是书大辟欧美西学,挞掴尼采以下诸辈,宣言回归华夏源头:“儒法表里,道一贯之”之道,“道法自然,出神入化”之神,碎欧美西学桎梏,破耶犹一神迷信,明断中西之争,通达古今之变。中华自有道统,何须假借蛮夷,诚哉斯言。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学中的夜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而言,是“唯一的”、“最好的”,还是“独立互补的”?一百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未变?还是起了变化?起了怎样的变化?变到什么程度?今天是否到了有以明断的时候?西学中的夜行,在西学中走向起点的夜行,夜行到头了……我们必须真正回到中国文化类型的源头处,即“儒法表里,道一贯之”的“道”,即“道法自然、出神入化”的“道”,才可能有真切的言辞。《西学中的夜行》整个都是为它准备着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次启蒙”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解放”后夹在萨特、弗洛伊德之中登场的尼采。
  中国的“思想革命”如同历代的“农民战争”,发生在前人身上的那些思想累积并没有进人有序地增长过程,如果不是放一把火烧得精光的话,后来者几乎总是要再从头开始经历一番,如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几乎就是新一轮的重复。
  尼采仍然是怀疑与诅咒的大师,而且,与其说它是“拆毁”的力量,不如说是“宣泄”和“呕吐”的工具。同第一次启蒙中的尼采相比,这一次尼采更像个酒神节上的“诗人哲学家”。所以流行的尼采“面具”只能是:
  a尼采伸张“个人”的生存意志,强调现世的生命快乐,反对用任何形式的来世超世及其权威代表扼杀个人现世的快乐要求,痛苦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
  b神的或形而上学的真理不过是建筑在流沙上的“牌楼”与“偶像”,只有充满创造精神的艺术才是长久的快乐源泉;
  c人们戴惯了真理与道德的假面以至把自欺当作常态;人之所以是真理的奴仆,因为他事实上首先成为了别人的奴仆;绝大多数人如此。这很正常,只有那些创造真理的少数人才是真理的主人因而也是真理奴仆的主人,他们是拥有“重估一切价值”之“权力意志”的“超人”。
  ……

展开
目录
绪论 在西学中走向起点的夜行
上篇 西学中取的“四次重述”
第一章 “西学东渐”,还是“西学中取”?
1. 正名
2. 指谓
3. 意图
第二章 第一次重述:马克思的“阶级存在”及其“目的论历史观”
1. 马克思主义的“动力”、“承担者”及其“目的”
2. “革命东移论”
3. “毛泽东思想”的“存在”路线
第三章 第二次重述:尼采的非启蒙“个人存在”的启蒙解读
1. “第一次启蒙”,主显——反叛传统的“重估一切价值”
2. “第二次启蒙”,主显——虚无主义之上的“超人”之舞
3. “第三次反启蒙”,主显~反启蒙的“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第四章 第三次重述:海德格尔“存在遗忘”之“存在本源”的迷惘
1. 如何进入被遗忘的“存在”?
2. 重新勘定哲学史源头之“存在论差异”的“回归步伐”
3. 从大地上建立的“世界”如何“图像化”、“座架化”以致不得不期待“只还有一个神能救渡我们”
第五章 第四次重述:施特劳斯“存在开端之两希精神绝对性”的持守幻象
1. 施特劳斯悖论
2. “古今之争”背后的“诸神之争”
3. 政治与哲学是对立,还是共契?
4. 施特劳斯“解经观”对现代“解释学”的质疑
结语 四次重述之后:立此存照的观点
下篇 西学中取的“两个裂口”
一些说明
第六章 “光”与“死”
1. 隐匿了的阴影之谷
2. 《理想国》中的“光”与《创世记》中的“光”
3. “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
4. “光”对“黑”的主从伦理
附言
第七章 尼采的真相
引言
1. “敌基督”——对基督教“一神”的嘲笑
2. “虚无主义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
3. 尼采式“自然正当”的基本特征
4. 尼采的“新神”——“狄奥尼索斯的献媚者”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意义
1. 流俗的“真理观”——如何“显”的哲学?
2. “真理观”显现着的三大根源幻象
3. 重提老问题
4. 回顾康德
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6. 胡塞尔“意识现象学”
7. “存在论差异”——奠基中的裂隙
8. 夜光——刻在墓碑上的那颗“星”
第九章 黑暗:“在”而不“是”的“指非指”
引子
1. 第一种检讨方式:一种现成的主流的“意向性”“是什么”
2. 第二种检讨方式:“意向性一是什么”的裂隙号障论式偶在
3. “知其是守其在”应“知其白守其黑”
小结 叙述方式的建筑术倒过来成为奠基之裂隙处的形式指引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