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纪事200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83043
  • 作      者:
    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编]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纪事”是《北京日报》于2007年新开辟的精品栏目,每月出刊两至三期。《纪事2007》为该精品栏目的书面表现形式。该栏目以文化的、多元的视角回顾了曾经发生的新闻事件,还历史以应有的厚度。
    以文化的、多元的视角回顾,曾经发生的新闻事件,还历史以应有的厚度。
展开
内容介绍
    《事2007》目前,每月出刊两至三期,出版时间为周二,频率并不高,因为每篇故事的背后是不少于40天的选题论证和采写周期。
    一分心血,一分收获。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纪事”篇目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网站、其他报刊转载的数量无法统计。
    在信息高度重复、浮泛、易碎的今天,“纪事”或许算得上是个异类。
展开
精彩书评
    周恩来总理曾一语道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北京地铁诞生记》
    “从所有叛徒、烈士中加以比较,经济问题,恋爱问题,私生活,这三个个人问题处理得好坏,必然地决定了他的工作态度,和对革命的是否忠贞。”报告中的这段话一针见血,在今天看来仍值得回味再三。
    ——《红岩》背后的真实故事
    一个地下党学生曾对胡适说,前一天夜里延安广播电台曾对胡专线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胡听了以后,却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他们会用我吗?”
    ——《北平1949:危城抉择》
    写纪事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你流泪。
    ——黄加佳
    探寻往事。让我对今天增加了理解。
    ——王鸿良
    能够记录的太少,应该铭记的太多。
    ——赵耕
    历史褶皱里藏着人心向背和命运抉择。
    ——李砚洪
    不是新闻,但更值得书写。
    ——侯健美
    回望不只是重现,细节中隐藏着新的发现。
    ——董少东
    细微记录,轻省回望。
    ——唐铮
    当我们面对历史时,必须恪守一种敬畏的态度去聆听和思考,而不应急于怀疑或否定。
    ——周健森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红色解码
    碧血春花——李大钊就义前后
    黑云压城
    屠刀其实早在1926年就举起来了。
    这年的4月间,直奉鲁豫联军荷枪实弹、杀气腾腾地开进了北京。对于城中的革命者,连年混战的反动军阀们表现出难得的一致。联军随即公布的治安条例里特别规定:“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处死刑。”
    虐政屠刀之下,北京城里封禁报馆,钳制舆论,共产主义和一切不符合军阀心意的言论都成了杀头的罪名。《京报》社长邵飘萍、《社会日报》主编林白水先后遇害。400余名爱国学生上了被通缉的黑名单,说他们有“赤化嫌疑”。受军阀掌控的宪兵团、军警和密探增加了4万余人,他们在京城的学校、报馆、机关、邮局里四处打探,闻风而动。一时间,北方群众运动陷入低谷,革命领导人纷纷南下。
    尽管如此,奉系军阀张作霖“讨赤”的心意仍不满足,这位“讨赤联军总司令”自从1926年6月进京之后便执掌了北京政权,年底又自我擢升为“安国军总司令”。他早就和军阀头子们商量好,将捕杀邵飘萍、李大钊等人列为特别紧迫的军事行动。
    张作霖等军阀头子对李大钊的痛恨是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
    1924年北京政变之后,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四面受敌,东有张作霖,西有阎锡山,南边还有吴佩孚的人马。危急下,多亏李大钊及时出面,通过当时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恳请苏联提供军火援助。有了李大钊的奔走,国民军不断扩充军源,并得到苏联军事顾问的指导,这才具备了与北方军阀相抗衡的资本。
    当时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时期,李大钊兼任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领导着京、直、鲁、豫等北方15个省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北方群众运动一波连一波,高潮迭起。军阀们当然将李大钊视作北方的头号“赤敌”。
    眼下,邵飘萍已然被除掉,李大钊又在哪里呢?张作霖觉着骨鲠在喉。
    李大钊当时并没有离开北京,就待在东交民巷,距离被张作霖当做大元帅府的顺承王府不远。
    自打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东交民巷一直就是各国驻华使馆区和兵营的所在地。据《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未经许可不得擅人,若要进入,必须解除武装。所以,东交民巷成了落难国人的避风港。变法失败了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去过;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仪去过;“辫帅”张勋被讨逆军追得无处可藏时也去过。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政府严令通缉李大钊等人,说他们“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为了躲避通缉,李大钊带着两党机关以及一家老小,搬进了苏联使馆地界儿上的俄国兵营(现在的“苏联豁子”巷以西),此后再也没有公开露面。
展开
目录

上篇 红色解码
碧血春花——李大钊就义前后
西行漫记·续
芦荡火种——《沙家浜》背后的真实历史
山城暗夜·铁狱丹心——《红岩》背后的真实故事(上)
拂晓悲歌·血泪嘱托——《红岩》背后的真实故事(下)
84份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
铁色成昆
一世恩情——27位解放军烈士和一座特殊的庙宇
火烧圆明园——一个英国记者的目击和记述
北平1949:危城抉择
北京地铁诞生记
380天建起大会堂
1963:水漫京城

下篇 历史回望
不灭的圣灯——一个部族780年的守护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赛始末
“三希”离合
让昨天告诉明天——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名录采集纪实
“血防”:新中国第一场疫控战争
激情漂流——1985、1986年“长漂”纪事
大兴安岭火灾20年祭
“四小须生”的十年大戏
宝船出水——“南海一号”的前世今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