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br /><br />一、当代中国行政法的理论创新<br /><br />二、当代中国行政法肩负的使命<br /><br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面临的挑战<br /><br />一、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br /><br />(一)变化之一:环境污染<br /><br />(二)变化之二:环境破坏<br /><br />(三)变化之三:资源短缺<br /><br />(四)变化之四:物种灭绝<br /><br />(五)变化之五:核灾难<br /><br />(六)变化之六:人口爆炸<br /><br />二、传统行政法的困境<br /><br />(一)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br /><br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br /><br />(三)环境问题上的政府失灵<br /><br />(四)“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br /><br />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缘起和含义<br /><br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br /><br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br /><br />四、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面临的挑战<br /><br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权力(利)结构的新格局<br /><br />一、行政法权力(利)结构<br /><br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权与公民权的新变化<br /><br />(一)行政权<br /><br />(二)公民权<br /><br />三、非政府组织<br /><br />(一)非政府组织概说<br /><br />(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性质与功能<br /><br />(三)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对行政法权力(利)结构的影响<br /><br />四、现代行政法的应对之道<br /><br />(一)对于行政权――授权与控权、设定边界与赋予责任并重<br /><br />(二)对于公民权――从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到重视知情权、参与权和环境权保护,从放任公民的消极自由到要求公民的积极义务<br /><br />(三)对于非政府组织――确立法律地位,促进、引导和规范发展<br /><br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行政法机制<br /><br />一、行政法机制概说<br /><br />二、传统行政法机制及其缺陷<br /><br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行政法机制型构<br /><br />(一)现代行政法的制约机制<br /><br />(二)现代行政法的激励机制<br /><br />(三)现代行政法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实用例证<br /><br />(四)现代行政法的协调机制<br /><br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律方法的发现与发展<br /><br />一、行政法律方法概说<br /><br />二、几种重要的行政法律方法<br /><br />(一)博弈方法<br /><br />(二)公共选择方法<br /><br />(三)利益衡量方法<br /><br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的权利救济理念<br /><br />一、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的权利救济理念的更新<br /><br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行政法的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br /><br />(一)对公民之间权利争议的行政救济制度――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br /><br />(二)我国行政监督观念和制度的更新<br /><br />后记<br /><br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