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易流泪
据说女人比男人更易流泪,但是,“哭泣”的能力原本并没有男女差别。男女出现差异是在13 岁左右,以研究眼泪闻名的美国生化学家威廉姆?弗雷博士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那个时期男女荷尔蒙分泌产生差异的原因。弗雷博士关注的女性荷尔蒙是“泌乳激素”这种促使母乳产生的脑下垂体荷尔 蒙,他认为是这种荷尔蒙带来了男女在哭泣频率上的差别。
确实,经常会听说刚生孩子的女性容易哭。这种荷尔蒙能促使母乳产生,和眼泪的产生也有关系,就能解释哺乳期的女性为什么容易哭。
但是,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
弗雷博士关注的是泌乳激素,我则注意到了和女性月经周期紧密相关的“雌激素”。
有句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女性的心理状态比男性更不稳定,实际上造成这种起伏的,就是雌激素这种女性荷尔蒙。
雌激素又叫卵细胞荷尔蒙,男性的荷尔蒙浓度几乎一定,青春期之后的女性,雌激素的浓度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很大。
雌激素的浓度在排卵期前渐渐增加,排卵时到达高峰,然后慢慢减少。接下来,黄体荷尔蒙浓度渐渐升高。
从雌激素减少的排卵期到月经期间,很多女性都会变得焦虑、情绪低落,哭也哭不出来,有时会近乎“忧郁”。这在医学上叫做“月经前症候群(PMS)”。
“忧郁”是一种和血清素能神经机能低下相关的病。于是,对这种变化很感兴趣的我,调查了女性脑内的血清素浓度和雌激素浓度的关系。
结果,有趣的是,两者显示出明显的关联。那就是,雌激素浓度高时,脑内血清素浓度也高,雌激素浓度低时,血清素浓度也低。也就是说,排卵前的女性,血清素浓度高,因此同感脑活跃,容易哭,月经前的女性,血清素浓度低,相反很难哭出来。女性根据性周期,有“容易哭的时候”和“不容易哭的时候”,比男性感情起伏更激烈,容易流眼泪。
哭泣的倍加效果
成人的眼泪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流的,有时,和别人分享眼泪更有利于消解压力。那就是拥有同样痛苦的人一起流泪的时候。例如,交通事故造成了很多遇难者,开遗属会的时候,家属互相分享自己的回忆和经验,一起流泪,可以互相分担痛苦和悲伤。
之所以拥有同样痛苦的人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些人拥有更多的“同感”。
同感的力量很大。光是看电影和电视,自己产生同感,就会流眼泪。拥有同样痛苦的人,互相产生共鸣,同感脑的兴奋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失去所爱的人的痛苦、悲伤,是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
痛苦的时候,别人能分担自己的痛苦,就会变得轻松,相反,对方共鸣度低,就会产生“我的痛苦不被理解”的失落感。
但是,如果是拥有同样体验的人,即使对方没有流眼泪,也会觉得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感到安心,不会失落。更何况倾听自己经历的人,还会产生共鸣流下眼泪,能得到多大的实感啊。
也许就像音叉产生共鸣一样,双方的同感脑产生共鸣,会剧烈地兴奋。如果能让同感脑剧烈兴奋,哭出来,就能取得比哭泣更好的治愈效果。我把这看做大脑发达的人类才有的“语言疏导”。比较常见的是上班族喝酒后互相抱怨,这是一种语言疏导,听失恋的朋友倾诉,一起悲伤,安慰他,也是这种性质的行为。使用各种各样语言的疏导中,效果最大的是“拥有共同痛苦的人互相倾诉,一起流泪”。互相产生同感,会带来极大的喜悦。恋人之间一再约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通过一起做同一件事积累“同感”。
所以,恋人、夫妇、情侣一起看感人的电影,一起流泪,是很好的压力消除法。有同伴的人,不妨都试一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