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要向那些大德学习,得到暇满人身要精勤励力修持正法,好 像密勒日巴尊者、六祖惠能大师一样。祈请地藏菩萨加持我们,祈请十方 三宝加持我们。 第四重因缘:为什么我们要讲《地藏经》,这个因缘是什么?因为很 多人学佛多年他不能安心,不得感应。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面讲修 地 藏法门,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二十八种功德。《药师经》上也说念《 药 师经》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求富饶得富饶,求长寿得长寿。 为什么我们念了很久也没得到这些?以为说这个经好像不灵,其实 错了。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如何如法地去求,没有了解这个法门。诵《地 藏经》的人很多,真正透彻懂得《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人、了解地藏法门 的 人有几个?都是表面上念一念就等待说这些经中的利益都会得到。看起 来很容易:我们乃至以少香少花供养地藏菩萨都能够得到无量的功德。 为什么好像没有得到?因为我们没有了解,一切都是表法的。我们供少 香、少花、少水都是表法的。 曾经有几个居士看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上面说可以求智慧,如何求 呢?如果有人读诵经典没有记忆力,你只要在南方清净之地摆一杯净水, 然后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念地藏菩萨圣号,一日一夜,吃下去以后 就可以记忆力非常好,能够永持不忘。他也做了,也真的一天一夜没睡 觉。水喝下去以后说还是没有开智慧,还是没有增强记忆力。 其实他不懂!知道佛陀说供一杯水,水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供一杯 水,水是清净的,我们供这杯水的时候提醒自己要修清净心;水很平静不 会动,这是平等心,告诉我们见到这杯水,供这杯水我就要修平等心;水 很 清澈,好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照见人影,就是照见,就是觉悟,所以供 水 就是清净、平等、觉悟。 不是你摆一杯水在那里就可以了,所以不是这个法不灵,而是你不 懂。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要真正知道一切都是表法的,然后如理如法地去 做,不要单单学一个形式。有些人做水供很快很快地摆很多杯水。摆了以 后马上又倒掉,然后再摆,如果没有了解内含的深意,功德就比较小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法门是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得感应, 如何能够得成就。最重要的是如何转业力为愿力,转业报为示现,《地藏 菩萨本愿经》就告诉我们了。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希望大家要了解地藏 法门的精髓。 如果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控制,无论你怎么修都是凡夫。如果你 能够转业力为愿力,能够转业报为示现,那是真正的成就!转过来的人决 定没有自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决定没有我见、人见、 众生 见、寿者见。《金刚经》的前半部分就是离我人四相,后半部分就是离我 人四见,见是相的根本。 所以我们要学习地藏法门,了解由地狱众生乃至于成佛,一切都离不 开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是体,因果不空是相。”我们 首先 就要树立正见,世间的正见是业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是中观正见、 般若空性智慧。 第五重因缘:我们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其实将整个的菩提道次第都包含在其中。我们显教里面有三种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 十 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但本愿经之中就包含了整个的菩提道次第, 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到暇满难得,到念死无常,到三恶趣苦。我们看《地狱 名号品》到皈依三宝,其中《称佛名号品》是佛宝,《校量功德品》是法 宝, 《见闻利益品》是僧宝,到业果如理取舍,就是说特别详细地讲解了共下 士道的修法。再往上就是求解脱心,修四谛、十二因缘,乃至于菩提心, 修 六度万行,整个的菩提道次第都包含在其中。 大家不要轻视这个共下士道,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来说如 果能够把共下士道修好根基就有了,其他的法门都容易成就。如果共下 士道没有修好,哪怕你修密集金刚也不能成就,也不为高。有一位仁波切 说过,如果真的能够修念死无常,任修何法皆是深法,如果不能够真实地 生起修念死无常的功德,你就是修密集法也不为深,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 地藏法门,重视共下士道的修法。 能海上师曾经给隆莲法师题过几个字,告诉她如何修行。能海上师 说: 解般若道,行下士行。 不空不著,内蕴悲心。 这个就是实修法的精华。“解般若道”见地上要很高。“行下士行” 行持上要非常踏实,业果取舍如理如法。“不空不著”,不空,要重视这 个 事相的修持,但是要不执著。“内蕴悲心”。 海公上师说:“般若无相,寓于六度万行,故日慧行。”般若智慧没 有 形象,通过六度万行,通过具体的行持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要修慧行。 慧行没有实证,称之为正知正见;能够真正实证就是般若度。 这个是我们讲《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几重因缘。希望大家了解了本 愿法门以后,能够真实地心与法相应,心与戒、定、慧相应。 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表面上是学佛,甚至于皈依多年,乃至于受了 菩萨戒,但是每一天中间心与贪、嗔、痴相应的时候多,与戒、定、慧相 应的 时候少,你说我们会到哪里去?很难脱离三恶道啊!不管你学了多少法, 不管你说我也参过禅、念过佛、持过咒、灌过顶,不管你怎么做,最终你 的 去向恐怕是三恶道的多了。为什么?起心动念的时候与贪、嗔、痴相应的 多,那不去三恶道去哪里? 所以要真实地在心地上下功夫,不要表面上盲目地这里求法,那里朝 拜。如果心不与法相应,不管你怎么修都是轮回法,不是解脱法。所以这 是我们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应该得到的非常重要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五重玄义。按照天台宗讲经的规矩,一开始要 讲五重玄义。贤首宗就讲十玄门。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这 个 称之为五重玄义。 我们先解释这个名称。这个经名《地藏菩萨本愿经》,经名是以不思 议人法立名,“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所以是人法立名。 在七种立题之中有单人立名、单法立名、单喻立名。《佛说阿弥陀 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这是单人立名;《大般若经》, “般若”是 法,单法立名;单喻立名:《稻秆经》、《璎珞经》这些都是单喻立名。 还有人法立名、人喻立名、法喻立名和人法喻具足立名。比方说《大 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法的体、相、用,大方广;“佛”是 人;“华 严”以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万德庄严的佛果;这是比喻,人法喻具 足立名。P8-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