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又接着冷嘲道:“齐国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你来出使我国呢?”晏婴接着楚王的话说道:“是的,诚如大王所说,齐国派出使者,是经过谨重选择的: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下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晏婴水平不用说了,只好出使到贵国来了。”
楚王本想羞辱齐国使者晏婴,却反倒被晏婴所羞辱。其实,当涉及尊严问题时,是绝不能让步的,一味的退让,不但会让对方轻视自己,更会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用居高临下的姿势来看待别人,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对于这种人只要你抓住了机会,找准部位,以牙还牙、针锋相对就一定能打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反驳他人的不适当言行也可采用一些技巧,下面的故事中给出了答案。
有一位女作家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轰动,一时成为最畅销的热门书。有个评论家曾向女作家求婚遭到拒绝,怀恨在心,经常在朋友和记者的面前旁敲侧击地贬低这个女作家的才干。有一次文学界举行聚会,许多人都对女作家表示祝贺,称赞其作品的成功。
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谢。忽然,那位评论家分开众人,挤到前面,大声向女作家说道:
“您这部书的确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秘密。这本书究竟是谁替您写的?”
女作家还陶醉在众人的赞扬声中,设想到他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偷偷发笑了。女作家立即清醒地估计了形势,问题以外的争吵于己不利,她马上镇静下来,露出谦和的笑容,对评论家说道:“您能这样公正恰当地评价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荣幸,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诉我,这一本书是谁替您读的?”
评论家的问话,用意十分明显;而女作家的反问,同样针锋相对,潜台词是说:你从来不认真读别人的作品,所做的评论无非信口雌黄。连书都不读的人,有什么资格做评论!巧妙的反问,使评论家陷入了十分狼狈的境地。
在对人方面,很多人都喜欢保持君子应有的风度和气量,这是一种好事。但有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总是认为,无论怎样对待一个君子,这个君子都不会与之针锋相对,既然没有危险,这样的事多做一些也无妨。对于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必须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知道,嘴下不留德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一些具体的环境中,有时会无意间出现一些让人感到不愉悦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语言来处理,反而会有神奇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不但为自己挽回颜面,更能达到教训对方的目的。
有一次,蒲松龄到王大官人家去做客,被众人推到了上座,但独眼的管家却从下席开始斟酒,有意把他冷落在一旁不管。王大官人也想故意作弄他,于是端起酒杯朝他说:“蒲先生,喝呀!”蒲松龄端坐不动,笑着说:“大家先别急着喝酒,我说个笑话给大家助助兴。我刚出门儿.碰到内人正用针缝衣服,就以针为题即兴做诗一首,现在念给大家听听:一头尖一头扁,扁间只有一只眼。独眼只把衣裳认,听凭主人来使唤。”
大家听了,一齐朝独眼管家看去,极力强忍笑意,大声叫好。这样一来,反而使王大官人及其管家狼狈不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