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著者认为,虽然黑猩猩此处的群体行为确实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建立在三级认知基础之上的三级行为,其具体发生机制或原因可从该三级认知所跨越的三级关系链的实际构成中去寻找。简单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在黑猩猩的该种群体行为中,其三级认知所覆盖的三级关系链的具体构成是:“第一关系环:黑猩猩的生存与发展与某种可能的肉体伤害之间的关系(因为由肉体伤害所造成的痛苦和由摄食而获得的快乐一样,都属于某种一般感受)”、“第二关系环:这种肉体伤害与具有某种或某些存在属性的某种天敌(豹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环:驱赶或消灭该种天敌与自己的群体行为(或群体力量)之间的关系”等。显然,判断此处的黑猩猩的行为是否已属于某种建立在三级认知基础上的三级行为的关键,是这些黑猩猩是否已具有了对由第三关系环构成的因果关系形成正确判断的能力。
虽然从具体表现上来看,此处这些黑猩猩已具有了通过跨越上述这种三级关系链而对该关系链最远端的环境事物或作用(实为其自身的一种群体性行动),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间所具有的间接关系形成正确判断的能力,并因此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但若据此就直接宣称这些黑猩猩已具有对上述三级关系形成三级认知的能力,并确实已具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性,仍显得有点轻率。所以,我们有必要就此再多做一点讨论,看看假设这些黑猩猩在不具备对上述三级关系形成三级认知能力的条件下,情况又会怎样。
若假设此处的黑猩猩尚不具备对上述三级关系形成三级认知的能力,而是像其他更低级一些的生物那样,只具有对各种二级关系形成二级认知的能力。则由前一章的分析可知,此处的黑猩猩在比自己强大(且带着又幼崽,因而又十分危险)的天敌面前,应该像非洲草原上的各种羚羊或斑马一样,基于其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与某种肉体伤害之间的关系和这种伤害与具有某种或某些属性的天敌(豹子)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二级关系的二级认知,而在遭遇到这种可怕的天敌时,会本能地或条件反射地通过各种逃避行为来避免自己成为豹子的口中餐,以实现其个体的自保。
但此处的黑猩猩不仅没有像上述羚羊或斑马那样,在见到自己的天敌时四处逃散,而是表现出一种完全相反的逆先天本能,或逆其在后天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建立在其二级认知基础之上的二级行为而动的行为,并在其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某种十分明显的群体勇气和协调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