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声医学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1374
  • 作      者:
    陈思平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进修医师培训和考核中,我们发现目前上岗的医学超声工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临床转为专业超声,极少数是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的,对医学超声相关的物理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和医学超声各种仪器原理缺少基础知识培训,急需一本比较全面的超声医学基础培训教材。
  《超声医学基础》是超声医师培训丛书第一分册,按照超声医师培训丛书的写作大纲要求,考虑到在职医务人员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在编写上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物理、数学公式,并减少数学推导。
  为确保本书的编写质量,编者参考了各种国内外先进教材,并结合了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学经验。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裨益。
  ——陈思平
展开
内容介绍
  《超声医学基础》作者均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专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分10章讲述了超声波物理基础、超声的生物学效应、超声安全阈值、超声诊断原理及各科诊断技术基础、超声治疗原理和方法、超声诊断仪、超声治疗仪、超声碎石、超声造影基础以及超声介入基础等。内容丰富实用,文字生动,对提高超声医师基础理论水平,对各科临床医师学习超声医学均有很好的帮助,亦可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进修医师培训和考核中,我们发现目前上岗的医学超声工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临床转为专业超声,极少数是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的,对医学超声相关的物理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和医学超声各种仪器原理缺少基础知识培训,急需一本比较全面的超声医学基础培训教材。
  《超声医学基础》是超声医师培训丛书第一分册,按照超声医师培训丛_f5的写作大纲要求,考虑到在职医务人员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在编写上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物理、数学公式,并减少数学推导。
  为确保《超声医学基础》的编写质量,编者参考了各种国内外先进教材,并结合了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学经验。希望《超声医学基础》能给读者带来裨益。
  ——陈思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就被迅速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超声的发展与其相反。1880年,Curie兄弟首次发现了后来用于产生超声波的压电效应,但超声波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才被用于临床诊断。
  (一)超声的工业应用
  1912年,超声波的首次应用是寻找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可惜没有成功。1916年,Langevin研制出可用于水下通信和寻找物体的超声发射器,开创了应用超声探测技术的新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研制出用于水下导航和定位的声呐(Soundnavigation and ranging,SONAR)。在此期间,随着复杂的声呐装置的研制成功,医学超声技术开始成长和发展,美国和英国都开始研制脉冲回波式超声装置,用于金属的探伤。
  (二)超声的医学应用
  1937年,澳大利亚的Dussik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超声成像仪。他将两个超声换能器面对面放置,试图用透射方法对颅脑成像。可惜,由于头骨导致超声的强烈衰减,证实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
展开
目录
第1章 超声波物理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
第三节 超声波的功率和强度
第四节 超声波与物质问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 超声换能器原理
第六节 超声声束
第七节 超声分辨力
第八节 脉冲一回波成像
第九节 多普勒超声
第十节 超声伪像的成因

第2章 超声的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超声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对简单结构的效应
第三节 人体超声生物效应
第四节 临床安全原则

第3章 超声安全阈值
第一节 超声生物效应与临床安全性
第二节 诊断超声声场特性、表征安全参量及其阈值
第三节 诊断超声安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第四节 超声临床应用安全指引

第4章 超声诊断原理及各科诊断技术基础
第一节 A型超声诊断法
第二节 M型超声诊断法
第三节 B型超声诊断法
第四节 多普勒频谱超声诊断法
第五节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法
第六节 三维成像法
第七节 组织定征诊断法
第八节 谐波成像及其他诊断法
第九节 腔内超声技术
第十节 各科超声诊断法

第5章 超声治疗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治疗超声的声场参数
第二节 人体各器官的超声剂量效应
第三节 超声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第四节 常见超声治疗方法

第6章 超声诊断仪
第一节 超声诊断仪的发展史
第二节 超声换能器
第三节 医学超声仪器概论
第四节 B型超声诊断仪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超声诊断仪的评价
第六节 超声设备的操作
第七节 多普勒超声
第八节 新型超声和多普勒成像技术

第7章 超声治疗仪
第一节 超声波治疗概述
第二节 超声治疗仪
第三节 超声一电疗法
第四节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第五节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第六节 超声血管成形术
第七节 超声外科
第八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

第8章 超声碎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超声碎石
第三节 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
第四节 非接触性碎石

第9章 超声造影医学基础
第一节 超声造影剂简介
第二节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第三节 超声造影剂应用基础
第四节 分子影像学与靶向性微泡成像基础

第10章 超声介入医学基础
第一节 超声仪和穿刺探头
第二节 针具与导管
第三节 超声引导穿刺的技术原则
第四节 超声引导穿刺的基本操作程序
附录A 诊断超声声场特性参量定义
附录B 超声安全阈值相关的术语
附录C 超声医学术语中英文对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