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莼,附石生,似紫菜,味甘,性平,治风秘不通,脐下结气。石耳刖名石芝,生于石罅间,味淡,性泻火,能止泄。臭草,凡腹内有蛔虫,取臭草油煎,捣敷脐上,或煎酒服,胜于使君子。破布叶别名布渣叶,味酸,甘,性平,作茶饮,去食积,清黄气,解一切蛊毒。鹧鸪菜别名紫背金牛丑名大兰青又猫大金草,味甘香,性温,散热毒,清痰火,去瘀生新.其根煎服,能涫腹部膨胀。料刁竹,性淡,性温。凡小儿患腹胀,青筋交加,出现于腹皮,或谓之生竹,与蛊胀不同,取此草煎服数次,即愈。白鹤藤,凡患蛊胀,取茎叶和米舆黄糖捣烂。责成粥食或煎饼食甚效。或和苍朮煎水熏洗亦可。石榴皮,味涩,性平,鲜干俱可用,煎服治久泄,盗汗及蛊毒。<br> 中国历来有盛世整理前代文献、古籍,重刊典籍的传统。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六年),西汉政局甫定,成帝即命光禄大夫刘向等广收旧典,编校诸子篇籍,先秦文献传之后世,盖始于此。而医书、方技,幸列其中。至赵宋建元,更设一校正医书局一专司此事。新中国成立及至改革开放,文化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虽然先后组织整理再版了一些重要文献,但限于条件,种类不多。二○○五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广东建成“中医药强省”,并将岭南医药文献的研究、整理、出版提上日程。中医药发展恰逢盛世,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清明盛世,整理编印岭南医学文献正当其时。选编者本“继绝存真,传本扬学”宗旨,延聘有关专家共裹盛举,将分藏于各地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珍贵文物价值的岭南中医药典籍,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复制,以飨后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