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标准医古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086811
  • 作      者:
    王育林主编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标准医古文》是专为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由全国27所医学院校经验丰富的医古文教师合力打造。本教材汲取了传统教材的精华,同时注重语文教学与传统中医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以中医文化传统和精神为线索组织单元
    把握语言基础课属性,重视古文基本能力提升
    体现专业基础课属性,注重医经原文阅读学习
    关注语词学习,精选讲解540个古汉语常用语词
    以学习者为本,设计繁简字对照表、异体字整理表
    倡导快乐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探索和教学互动
展开
内容介绍
    《标准医古文》是我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学院中医专业基础教材”,该书在吸取已有的《医古文》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的教材编写理念,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育林教授主编,同时集合26所国内主要医科院校的众位专家学者及教学骨干编写而成。相较已有图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基础教材:标准医古文》在内容上、体例上都有较大创新。每课除主课文之外,还设有医经诵读和阅读体验两个环节。使学习者能够尽早也尽可能多的接触医经原文,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古文水平和对医学经典的熟悉程度。另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基础教材:标准医古文》还在课文之后设计了语词学习部分,总结教授古汉语中常用词语15个,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古汉语词汇储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基础教材:标准医古文》共六个单元,分别为“历史写照”“哲人之思”“良医传奇”“宝典庋藏”“古训撷英”“医文杂俎” 。每单元六课,单元之后还附有一篇导论,分别介绍古代汉语常识。书后另附“繁简字对照表”和“异体字整理表”方便学习者查阅对照。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北极星周围约36‘的星区,也即我国黄河流域夜间恒星常见不没的北方天区部分。太微垣在紫微垣西南的天区,天市垣则在紫微垣的东南。
    说到三垣,不能不提一下北斗。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似的,所以古人常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鹊冠子·环流》曰:“斗柄指束,天下乌春;斗柄指南,天下为夏;斗柄指西,天下为秋;斗柄指北,天下为冬。”《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北斗星围绕北极星回转不息以及根据北斗斗柄确定时节的记载。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量度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行,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部分,叫做十二次,又称十二宫。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官作为标志。十二次最初主要用于记载木星位置,汉以后才定型。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十二次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鲰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它们是按赤道经度等分的,这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有所不同。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太阳在星纪次的起点为大雪节气,在中点为冬至中气,等等。二是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春秋》《国语》上所说的“岁在鹑火”“岁在星纪”等。此外,在星占术中十二次也被用作分野的一种天空区划系统。五、分野
    《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郡邦国是对应相配的,该星宿发生的天象预示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造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分野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见于《左传》《国语》等书,其所反映的分野大体以十二次为准。战国以后也有以二十八宿来划分分野的,或以星宿和列国相配,或以星宿和各州相配。后又因十二次与二十八宿互相联系,从而两种分野也在西汉之后逐渐协调互通。现以《晋书.天文志》中“十二次度数”及“州郡躔次”两节所载,把十二次、二十八宿及分野的对应关系列表如下。
展开
目录
单元一 历史写照
一 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
[医经诵读]病机《素问》
[阅读体验]医师《周礼》
二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医经诵读]营卫之气《灵枢》
[阅读体验]医家类叙《四库全书总目》
三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战国策》
[医经诵读]生气通天《素问》
[阅读体验]诸病源候论《四库全书总目》
四 淮阴侯列传《史记》
[医经诵读]伤寒服药《伤寒论》
[阅读体验]用药如用兵论《医学源流论》
五 霍光传《漠书》
[医经诵读]五藏阳已竭《素问》
[阅读体验]外台秘要《四库全书总目》
六 范滂傅《后漠书》
[医经诵读]中风候《诸病源候论》
[阅读体验]金匮要略论注《四库全书总目》
基础知识一汉字

单元二 哲人之思
七 孔子论仁《论语》
[医经诵读]上古天真《素问》
[阅读体验]颅顋经《四库全书总目》
八 老子论道《老子》
[医经诵读]阴阳《素问》
[阅读体验]铜人针灸经《四库全书总目》
九 孙子论战《孙子兵法》
[医经诵读]人法天地《中藏经》
[阅读体验]苏沈良方《四库全书总目》
十 连生《庄子》
[医经诵读]本神《灵枢》
[阅读体验]宋时考试医学之制《四库全书总目》
一一 尽数《吕氏春秋》
[医经诵读]天癸《素问》
[阅读体验]类证普济本事方《四库全书总目》
一二 气寿《论衡》
[医经诵读]人之常平《灵枢》
[阅读体验]七情《冷庐医话》
基础知识二词义

单元三 良医传奇
一三 秦医缓和《左传》
[医经诵读]何以知病《素问》
[阅读体验]医案之用《名医类案》
一四 扁鹊传《史记》
[医经诵读]平脉法《伤寒论》
[阅读体验]扁鹊脉法《脉经》
一五 仓公傅《史记》
[医经诵读]用缄之要《灵枢》
[阅读体验]针灸甲乙经序《针灸甲乙经》
一六 华佗传《三国志》
[医经诵读]十二藏相使《素问》
[阅读体验]华佗论《刘宾客文集》
一七 皇甫谧傅《晋书》
[医经诵读]阴平阳秘《素问》
[阅读体验]华佗仲景奇方异治《针灸甲乙经》
一八 孙思邈传《新唐书》
[医经诵读]邪之中人《灵枢》
[阅读体验]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备急千金要方》
基础知识三语法和修辞

单元四 传世医藏
一九 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汉书》
[医经诵读]外揣《灵枢》
[阅读体验]论和剂局方《四库全书总目》
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王冰
[医经诵读]阴阳者天地之道《素问》
[阅读体验]黄帝素问《四库全书总目》
二一 伤寒卒病论序张仲景
[医经诵读]短期《素问》
[阅读体验]兰室秘藏《四库全书总目》
二二 新修本草序《新修本草》
[医经诵读]黄精《新修本草》
[阅读体验]本草纲目《四库全书总目》
二三 外台秘要序王焘
[医经诵读]伤寒之病《外台秘要方》
[阅读体验]急救仙方《四库全书总目》
二四 类经序张介宾
[医经诵读]寿夭《灵枢》
[阅读体验]张景岳传《南雷文定前集》
基础知识四辞书

单元五 经典医论
二五 四气调神大论《素问》
[医经诵读]逆顺五体《灵枢》
[阅读体验]产育宝庆方《四库全书总目》
二六 宝命全角论《素问》
[医经诵读]藏象《素问》
[阅读体验]伤寒微旨《四库全书总目》
二七 百病始生《灵枢》
[医经诵读]顺志《灵枢》
[阅读体验]不善学丹溪者《四库全书总目》
二八 通天《灵枢》
[医经诵读]逆顺《灵枢》
[阅读体验]汤液本草《四库全书总目》
二九 难经五则《难经》
[医经诵读]五藏卒痛《素问》
[阅读体验]鸡经本义《四库全书总目》
三十 伤寒论金匮耍略选张仲景
[医经诵读]寒热《素问》
[阅读体验]金匮要略方论序《金匮要略》
基础知识五古注

单元六 医文杂俎
三一 养生论嵇康
[医经诵读]上古有真人者《素问》
[阅读体验]济生方《四库全书总目》
三二 与崔连州论石锺乳书柳宗元
[医经诵读]服饵得失《中藏经》
[阅读体验]产实诸方《四库全书总目》
三三 大医精诫孙思邈
[医经诵读]四失《素问》
[阅读体验]大医习业《备急千金要方》
三四 攻裹发表寒热殊涂笺张从正
[医经诵读]善用缄者《素问》
[阅读体验]病热《素问》
三五 病家两耍说张介宾
[医经诵读]人之寿夭《灵枢》
[阅读体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四库全书总目》
三六 药论三则雷敦争
[医经诵读]药用《神农本草经》
[阅读体验]附子《雷公炮炙论》
基础知识六古代文化常识
附銾一 繁简字对照表
附銾二 异体字整理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