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我们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以维持生命。“民以食为天”,此之谓也。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就提出了“五味调和”的饮食原则,《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从自然食物中吸取营养的重要性,商相伊尹创立食物烹饪术;西周时期医分四种,“食医”乃其一,“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宫廷中专设“食医”一职,足见对饮食营养的高度重视;后世名医张仲景、陶宏景、孙思邈、张鼎、咎殷、陈士良、陈直、贾铭、忽思慧、李时珍、王世雄等,在饮食营养方面,都做过深入的研究。<br> 时移世易,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造食物比比皆是。在吸取这些食物营养的同时,人们的体质、体形也慢慢地改变,新的疾病也逐渐增多。无论是科学界或普通市民,对饮食营养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为此,袁维康医生潜心钻研,用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知识,分析当前关于饮食营养认识中的一些错误,从而提倡“自然营养”。“自然营养”的观点,也符合“天人合二”理论指导下的中医饮食原则。(《营养谬误》一书,深入浅出,能指导人们合理饮食,树立科学营养观念,有裨于民生,故为之序。<br> 你可能错了!<br> 谬误1:进食高胆固醇及饱和动物油脂会导致血管阻塞及心脏病。<br> 谬误2:素食最食。<br> 谬误3:低脂饮食健康。<br> 谬误4:无卡路里减肥汽水可减肥。<br> 谬误5:饮豆浆、食豆类有益健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