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药文化选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17277
  • 作      者:
    于铁成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药文化选粹》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策划,根据《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总体要求,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织有关人员编辑的一本供中医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文化宣传中使用的参考资料。
    本书分为历史篇、知识篇、理念篇、典故篇、医德篇、轶闻篇和文苑篇七个部分,以期达到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中医古籍、历史史料、历代文学作品、笔记小说以及流传在各种报刊媒体的通俗性文章,可作为各医院在文化建设和宣传中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广大中医爱好者认识和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通俗读物。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本质体现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所以与儒、释、道多种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这其中有问答、论述、随笔、案例,有诗词歌赋,有故事戏曲,有神话传说,有俗谚谜语,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鉴于编者的水平以及时间的仓促,所收集的资料仅仅是沧海中的几滴水珠。
展开
精彩书摘
    历史篇
    一  早期医学的形成
    远古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会患很多疾病,为了与这些疾病抗争,因而有了很多原始的医疗活动,如在外伤出血的情况下,人们会用手指在伤口周围压迫,或用泥土、捣烂的植物茎叶涂敷于伤口上,也逐渐掌握了用兽角、棘刺、甲壳、兽骨、鱼刺等作为工具在人体上进行去除异物、刺放脓肿、施行放血等手术,但这些还不能称为医学。后来在积累了大量的医疗经验以后,人们运用当时的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来解释生命以及疾病发生的原理,并规范诊断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了医学的理论体系,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此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问世,该书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个时期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药理论的确立。《黄帝内经》中写到: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导引按跻从中央出。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汇集。
    中医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  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和岐伯、雷公、伯高、少师、少俞和鬼臾区等几个大臣高坐明堂,一问一答讨论医学问题,把这些讨论记录下来,就成了《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它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等问题,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辨证论治的原理,体现了人体与外界条件统一的整体观念,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历代有成就的医学家,如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都在著作中阐发和引用了《黄帝内经》的内容,后世尊《黄帝内经》为“医道之宗”。
    经过后世学者的考证,《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作,也不是黄帝时代的作品。虽然对《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在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的定论,但根据该书各篇长短颇为悬殊、语气文风也不一致以及某些内容的重复、矛盾等情况,可以肯定其中所包含的篇章,并不是由一个作者也不是同一个时期内所作,而是由许多医家和学者在从战国到秦汉这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共同完成的。
    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共162篇,计80万余言。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书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有其不可忽略的影响,例如日本、朝鲜等国,曾把此书列为医学生必读的课本,而其中的部分内容相继被译为英、法、德文等,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的针灸医疗组织也把《黄帝内经》列为针灸师的必读参考书。
    三  与黄帝讨论医学的岐伯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提出问题后给予解答,他就是岐伯。《帝王世纪》说:“(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岐伯是黄帝时代的医学家,也是黄帝的大臣。相传他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雨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此外还懂音乐,会做乐器,会测量日影,可谓才智过人,多才多艺。后来岐伯见到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逐渐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奉岐伯为老师,与他一起研讨医学问题。后人把黄帝与岐伯等大臣关于医学的讨论编辑成书,就是《黄帝内经》。
    中国医学史专家们通过大量的考证,证实《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时代的作品,称“黄帝”不过是托名而已。既然如此,  “岐伯”是不是确有其人呢?黄帝是圣人、名人,托其名可以理解,而岐伯之名仅见于《黄帝内经》,其生平事迹,史书几无记载,所以不可能托其名。因而推测岐伯应该是那一时期周代文化的化身,因为《黄帝内经》中的各篇大多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主流文化应该是周文化,而周的发祥地是岐山,  “伯”为“长也”,即最大的意思,岐伯即岐地之长,是岐地的头领,他应该是岐文化或者说是周文化的一个代称,这也说明岐伯的医学思想是以周文化为底蕴的。岐伯是《黄帝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最初构建者,他的思想和理论由黄帝的后裔一代一代传承,因而成为中医学主要的创始人。
    后世出现了一些冠名岐伯的医书,如《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隋书·经籍志》载有《岐伯经》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载有《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有《黄帝问岐伯灸经》,《宋史·艺文志》载有《岐伯针经》一卷,《通志·艺文略》载有《黄帝岐伯针论》二卷,《通志·艺文略》载有《岐伯精藏论》一卷,《崇文总目》载有《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有《岐伯论针灸要诀》,《竹堂书目》载有《岐伯五藏论》。这些书都已经亡佚,但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这些书都是托岐伯之名而已,并非是岐伯的著作。
    四  神农尝百草
    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鱼蚌为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经常有人得病死亡,寿命很短。这时出现了一位圣人叫“神农”,他跋山涉水,尝遍百草,了解百草平毒寒温的药性,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说: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帝王世纪》中说:  “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天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中国民间有许多地方将神农当做中草药的始祖来供奉,这正是来源于“神农尝百草”这个古老的传说。相传神农为了寻找治病的药物,不顾危险尝遍百草,甚至一天之内中了七十次毒,终于分辨出了可吃的食物和可以治病的药物,由此发明了医药。这只是一个传说,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医药?谁是真正的“神农”呢?
    远古时候人们采集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充饥,有时候吃过某种植物后会得病甚至中毒而死,而又有一些植物在生病的时候吃,疾病就会缓解甚至痊愈,这就是先人们最早的医疗经验的来源。根据近年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有专家认为八千多年前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将某些植物与身体的某种疾病联系起来了,比如大黄能够导致腹泻,从而治疗便秘。此后逐渐发展到为了治病有意识地收集那些有特殊作用的植物。经过四千多年到了夏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药物品种丰富,并有了分类。至两千五百多年前《黄帝内经》问世时,中国的医药水平就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时期。
    因此,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神农”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华夏民族祖先数千年生存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的创造与发展是先人们经历过深切的痛苦和死亡后的生存经验总结,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五  药祖桐君
    桐君是有记裁的最早的中药师祖。在美丽的富春江畔,有一座桐君山,相传黄帝时代,这里住着一位老人,在山上采药、炼丹,并在桐树下造了一座茅草房。这位老人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给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当地人非常感谢他,当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是笑笑,指指后面的大桐树。因为老人不肯说出姓名,人们只好根据他的示意,把这位老人称为桐君,意指桐树下的君子。后来把这座山称为桐君山,山下的小镇称为桐庐镇。
    如今桐君山已经成为饱含中药文化的旅游胜地,攀上桐君山,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们的老人塑像,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挂药葫芦,后背箬叶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济世救民的老中医站在了我们面前。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还留有元代俞颐轩的五绝一首:  “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来到这里感受一下中药文化的韵味,实在是很惬意的事情。
    ……
展开
目录
历史篇
一、早期医学的形成
二、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三、与黄帝讨论医学的岐伯
四、神农尝百草
五、药祖桐君
六、酒在医学中的作用
七、厨师中的人杰伊尹
八、周朝的食医
九、医缓的故事
十、医和巫的斗争
十一、神医扁鹊
十二、仓公的诊籍
十三、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十四、久病成医的皇甫谧
十五、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十六、中医外科手术的历史印记
十七、外科鼻祖华佗
十八、华佗与曹操的恩怨
十九、王叔和的功绩
二十、最早的外科学著作《刘涓子鬼遗方》
二十一、亦道亦医的葛洪
二十二、山中宰相陶弘景
二十三、药材炮制的祖师雷数
二十四、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二十五、孙思邈倡大医精诚
二十六、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
二十七、鉴真和尚
二十八、王冰注解编次《素问》
二十九、最早的骨伤科学著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三十、中国的民族医药
三十一、藏医巨著《四部医典》
三十二、最早的中医教育机构
三十三、最早的儿科学著作《颅囟经》
三十四、王惟一和针灸铜人
三十五、儿科名家钱乙
三十六、苏东坡办医院
三十七、中医早期的解剖学实践
三十八、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
三十九、宋代的校正医书局
四十、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四十一、金元四大家
四十二、马背上诞生的蒙医学
四十三、来自西域的维吾尔族医药
四十四、竹楼中的傣族医药
四十五、营养医生忽思慧
四十六、最大的方书《普济方》
四十七、热衷医学的皇子朱(木肃)
四十八、张景岳摆古方八阵和新方八阵
四十九、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五十、博学多才的傅山
五十一、温病学的创立
五十二、最早的中医学会
五十三、最早的人工免疫法
五十四、第一部传染病专著《温疫论》
五十五、赵学敏与走方医
五十六、乾隆御纂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
五十七、王清任为医林改错
五十八、中西汇通的实践家张锡纯
五十九、毛泽东对中医工作的批示
六十、建国后党的中医药政策

知识篇
一、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
二、阴阳是怎么—回事
三、五行是怎么—回事
四、什么叫藏象
五、五脏和六腑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六、贲门、幽门的名称源自中医
七、什么是津液
八、怎样理解“神”
九、怎样理解“气”
十、人为什么会做梦
十一、中医四诊方法
十二、寸、关、尺是怎么—回事
十三、中医讲究四诊合参
十四、望色知病
十五、小儿指纹望诊
十六、怎样认识虚与实
十七、中医三因致病说
十八、六淫和七情
十九、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二十、中风病是因为受风了吗
二十一、上火是怎么—回事
二十二、不通则痛
二十三、中医怎样治咳嗽
二十四、补肾有讲究
二十五、什么是五运六气
二十六、经络是怎么—回事
二十七、什么叫子午流注
二十八、砭石是怎么—回事
二十九、九针的由来
三十、腧穴的名称
三十一、人体穴位知多少
三十二、有趣的阿是穴
三十三、何为五腧穴
三十四、什么是五味
三十五、中药的四气五味
三十六、道地药材
三十七、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
三十八、中药有没有副作用
三十九、怎样对待有毒的中药
四十、药引子是怎么—回事
四十一、趣谈方剂的名称
四十二、煎药为什么用砂锅
四十三、怎样煎中药
四十四、中医的治法有多少种
四十五、中医的灸法
四十六、你听说过竹管疗法吗
四十七、刮痧疗法
四十八、简便易行的拔火罐疗法
四十九、中医推拿疗法
五十、三伏贴
五十一、耳针疗法
五十二、中医足疗
五十三、小儿捏积疗法
五十四、中医的导引术
五十五、祝由是迷信的法术吗
五十六、中医的分科

理念篇
一、上工治未病
二、扁鹊三兄弟
三、病虽未发及早治疗
四、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五、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六、医之于无事之前
七、未有能逆而治之也
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九、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十、养生者慎勿失道
十一、知常知交,能神能明
十二、医具三昧
十三、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
十四、有故无殒
十五、圣人治身
十六、善治者治皮毛
十七、病有六不治
十八、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十九、道者须知天文、地理、人事
二十、医者意也
二十一、贵人难医
二十二、治国唯道
二十三、养生有三戒
二十四、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二十五、医贵预知微
二十六、道无鬼神
二十七、勿闭门留寇
二十八、过则伤和
二十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三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三十一、圣人之术,必有法则
三十二、医须知人之情
三十三、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三十四、治须因势利导
三十五、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三十六、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三十七、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三十八、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三十九、医者顺天测气适人体物
四十、先识病后用药
四十一、脉理精微
四十二、生命至重
四十三、大医习业
四十四、学医须博极医源
四十五、养生必远欲
四十六、朱丹溪“倒仓论”
四十七、用药如用兵
四十八、学医为救人
四十九、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五十、仁者寿

典故篇
一、悬壶济世
二、杏林春暖
三、橘井泉香
四、虎撑
五、青囊
六、坐堂
七、三折肱为良医
八、抓药
九、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
十、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十一、手挥五弦,目送飞鸿
十二、医者意也
十三、儒医
十四、铃医
十五、岐黄
十六、大夫、郎中称呼的由来
十七、讳疾忌医
十八、死马当活马医
十九、妙手回春
二十、良药苦口
二十一、不可救药
二十二、对症下药
二十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二十四、药弗冥眩,厥疾弗瘳

医德篇
一、万物尊道而贵德
二、医之为道
三、大医精诚
四、智欲圆行欲方
五、医箴
六、良医处世
七、医者操术处心读书
八、学医不精不若不学
九、医之难
十、医是讲学不是市道
十一、非其人勿教
十二、医必选仁爱之士
十三、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十四、医家五戒十要
十五、医勿訾毁同道
十六、医任重矣
十七、行医当正其心术
十八、诊宗三昧
十九、名医治病较常医难
二十、宇妥·云丹贡布的医德箴言
二十一、医士不易为
二十二、医本期于济世
二十三、无恒德不可以作医
二十四、医为仁术
二十五、一人生死关系一家
二十六、医不可全为衣食计
二十七、名日以高,行日以谨
二十八、学到知羞
二十九、名医万全不计宿怨
三十、李台春与人药不问其值
三十一、闵自成遇贫乏概不受值
三十二、许成仁自赍药炭
三十三、姜调鼎贫不受礼
三十四、曹秉铉不避危险治瘟疫
三十五、吴淇诊小儿有如己子
三十六、医不贪色
三十七、病家须知
三十八、医院廉政文化格言警句集锦

轶闻篇
一、沙苑子的传说
二、古代的口香糖一丁香
三、白娘子盗来的仙草——灵芝
四、女贞子药话
五、牵牛子的由来
六、枸杞子的传说
七、了哥王做腰带
八、豆蔻年华
九、淫羊藿的故事
十、女性良友益母草
十一、桔梗的传说
十二、用皇帝乳名命名的刘寄奴
十三、芳香辟疫话苍术
十四、药中“将军”大黄
十五、金银双花
十六、蜈蚣战毒蛇以毒攻毒
十七、辛夷花的传说
十八、“刮骨疗毒”话乌头
十九、白花蛇献草
二十、独轮车前一把草
二十一、何首乌的传说
二十二、紫花地丁的故事
二十三、土咖啡决明子
二十四、生螃蟹疗漆疮的故事
二十五、龙骨上的甲骨文
二十六、乞丐与牛黄
二十七、茯苓的传说
二十八、解酒良药金钩梨
二十九、仙鹤草的故事
三十、号称“国老”的甘草
三十一、冬虫夏草
三十二、舶来的中药诃黎勒
三十三、既是调料又是药品的生姜
三十四、滋补良药话人参
三十五、被迫“改名换姓”的中药
三十六、含“鸡”字的中药
三十七、姓“白”的中药
三十八、中药里的飞禽
三十九、奇香和奇臭的中药
四十、本是同根生药,用有差异
四十一、中药名记趣
四十二、中药谚语集锦
四十三、用人名命名的中药
四十四、范文甫治病不厌诈
四十五、秦鸣鹤在天子头上放血
四十六、因治病遭杀身的文挚
四十七、孙思邈用葱管导尿
四十八、要求死后尸检的僧人
四十九、华佗用蒜齑大酢治蛔虫
五十、慈禧与山药粥
五十一、傅山与太原名小吃
五十二、《太平广记》记叙的暗示疗法
五十三、用生姜汁解半夏毒
五十四、吃生鱼得病的太守
五十五、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五十六、  “感冒”的来由
五十七、许胤宗药物熏蒸疗治中风
五十八、邱处机授成吉思汗养生之道
五十九、知晓医道的皇帝
六十、扁鹊斥秦王

文苑篇
一、《诗经》中的车前草之歌
二、先秦古籍中提及的病名
三、周易卦名与中医病证
四、曹植《说疫气》
五、杯弓蛇影
六、张籍诗吟款冬花
七、杜牧、赵磷记载的眼外科手术
八、诗文中的金针拨障术
九、王维巧对药谜结良缘
十、笔记小说中的宋代女医生
十一、刘禹锡《鉴药》
十二、陆游的养生诗
十三、白居易的养生安眠诗
十四、辛弃疾的药名词
十五、白居易《采地黄者》
十六、《西游记》医话
十七、《西游记》中的药名诗
十八、《红楼梦》与人参养荣丸
十九、《红楼梦》中胡庸医开的狼虎药
二十、《红楼梦》中贾府的饥饿疗法
二十一、《红楼梦》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二十二、《红楼梦》黛玉中暑服香薷饮解暑汤
二十三、《红楼梦》中有益无损的“疗妒汤”
二十四、《三国演义》中的武侯行军散
二十五、诸葛亮与心理学
二十六、《镜花缘》中的中医验方
二十七、《西厢记》红娘药名传书
二十八、蒲松龄的《草木传》
二十九、《聊斋志异》中鹿衔草的故事
三十、范进中举与中医痰证
三十一、《封神演义》论柴胡
三十二、无名氏的《天南星游记》
三十三、冯梦龙用药名写情书
三十四、巧用药名写相思
三十五、只凭臆想随便开方的庸医
三十六、苏东坡的养生诀
三十七、《韩诗外传》以疾病论理政
三十八、《潜夫论》以用药喻理世
三十九、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医药论述
四十、《焦氏笔乘》中的医方杂识
四十一、《夷坚志》中的中医药文化
四十二、唐伯虎也会开药方
四十三、中医药歌赋
四十四、擅写药名诗的陈亚
四十五、历代文人的药名诗
四十六、药名诗集锦
四十七、妙趣横生的中药对联
四十八、名人养生对联
四十九、中药谜语
五十、医林笑话四则
五十一、药王庙知多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