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新加坡——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
一个飞机一起飞就要飞出国界的国家,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航空公司和最大的机场;一个旅游资源几乎为空白的国家,却成为全世界有名的旅游之都,旅游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个本身不出产石油、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却拥有多座规模庞大的炼油厂,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以上这些看似天方夜谭式的情形。却是新加坡发展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就。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对新加坡的感受,我觉得新加坡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是一个不断创造着奇迹的国家。
2008年3月4日,我作为湖北省委组织部选送的10名年轻干部之一,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旅程。我们这次行程的目的地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务是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虽然我这次出国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作为一名有着近20年专业经验的老记者,我的内心抑制不住激动,因为这意味着。我会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新加坡——这个对我来说充满了新奇而又很感亲切的国家。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由新加坡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707平方公里(2007年数字,通过填海,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不断增加)。人口459万。新加坡的居民主要为华人,占总人口的76%,其次为马来人、印度人,分别占总人口14%和8.4%,还有少量的其他人种。新加坡的历史并不复杂,最早有关新加坡的文献记载是在公元3世纪。当时中国人把新加坡称为蒲罗中(意为“半岛尾部的岛屿”)。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岛室利佛逝王国(Sri Vijayan)的一位王子乘船到达此地,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他是狮子,王子认为狮子是吉祥之物,遂将此地命名为“新加坡啦(Singapora)”——梵语意为“狮子之城”。1819年,英国人看中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始在此建立港口。伴随着世界海运业的大发展,马六甲海峡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新加坡也因此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加坡曾被日本攻占,改名昭南。二战结束后新加坡再次成为英国殖民地。1959年,在新加坡人民的努力下。英国同意新加坡建立自治政府。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正式独立。
新加坡建国之初,经济濒临瘫痪,失业人口众多,社会秩序混乱。2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计难以为继;连片的棚户区泥泞不堪,垃圾遍地,蚊蝇肆虐;岛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沼泽地,既不能耕种,又不能居住。新加坡河畔的商业区更是混乱不堪,商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将新加坡河污染成一条臭水河。特别是新加坡自然资源极度贫乏。除在本岛和大、小德光岛等几个岛屿发现有花岗石外,至今尚未找到其他矿藏。虽然新加坡四面环海,但水产资源并不丰富,年产鱼类仅一万余吨,只能满足国内1/5的消费需求。虽然岛内河川不少,但因受海潮影响,大多不能饮用,全国约一半的饮用水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人们认为这个国家毫无前途。新加坡原第一副总理吴庆瑞回忆说:“当时新加坡城市里拥挤不堪,贫民窟简直是令人心酸的情景。人民普遍失业,在中学毕业生中,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然而,几十年过去,当人们再看新加坡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过去的脏、乱、差不见了,代之的是优美的环境、郁郁葱葱的世界“花园城市”。新加坡已连续十年被评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市”。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也没有制约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他们凭着自身的智慧。建起了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电子电器、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里还有“亚洲的美元市场”等美称,全世界5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45家在新加坡设有分行,这里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多年来,新加坡的国民经济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即使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的经济也未受到很大影响,是亚洲发达国家中受危机影响最小、恢复最快的国家。2007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7%,人均GDP达35163美元,财政盈余达到空前水平。经过几十年发展,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据到樟宜机场迎接我们的南洋理工大学张志斌博士介绍,新加坡已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只要是新加坡人,个个都有房子住,其中80%以上的居民住在从政府购买的组屋里。在新加坡看不到乞丐,因为每个人都能得到政府的保障,人们不会因为生活过不下去而乞讨。
“和香港比,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毫不逊色,但在社会和谐上要好于香港。这里不同种族的人友好地相处在一起,社会治安很好,这是香港所没有的。”张志斌博士比较说。张博士来自中国江西,曾留学美国,已在新加坡生活了三年多。他说,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吸引他定居新加坡的重要原因。
在短短几十年里,新加坡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如何发生的?在经济发展中,新加坡究竟有些什么高招?新加坡人何以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在新加坡的日子里,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新加坡观察
社会生活篇:
让居者有其屋
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财产,只有让人民拥有财产,社会才会变得更力露安定。
家住大巴窑的梁彦是新加坡的一户普通居民,但和邻居们不同的是,近几年到他家来的贵宾特别多。2008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时,就曾特意造访他家。此外,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联合国代表、阿尔及利亚环境部长等10多位外宾先后到过梁彦家。他们找梁彦的目的只有一个:了解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梁彦是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二战前后,他们一家12口人挤在租来的三间平房里,没电没水,生活十分不便。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梁彦一家先是租了一套政府的廉租组屋,两年后买下一套三房式组屋(相当于中国的二室一厅)。2005年,组屋区改建,梁彦只花了三万多新元,就住进了现在的四房式新组屋。从1964年新加坡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以来,近半个世纪圆了无数新加坡人的住房梦。很多新加坡人都有着和梁彦一样的经历,现在80%以上的新加坡人都住在政府的组屋里,组屋的总数达90多万套。新加坡政府自豪地宣布,新加坡已成为一个人人都有房子住的国家。2008年6月,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计划获得了联合国公共服务奖。
人民行动党的政治承诺
新加坡组屋的英文为Public Housing,直译应为“公屋”,指政府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提供的廉价房屋,由于这些房屋都是组合式的,因此被称为“组屋”。
在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住房问题十分突出,常常是50多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里。或是住在临时搭建在肮脏下水道旁的棚屋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失业还使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一次,李光耀在经过一个正在发生骚乱的街面时,看到一个人从楼上跑下来艰难地把他的电单车搬到楼上去。这一幕使他认识到,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财产,只有让人民拥有财产,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安定。而对人民来说,最大的财产莫过于住房。因此,人民行动党在竞选时承诺,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让每个新加坡家庭都拥有自己的住房。
居者有其屋,这是人民行动党的一个政治承诺。“我深信,如果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住房,国家将会更加稳定。”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
根据居民收入确定房价
为了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新加坡政府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局。建屋局的任务是,为新加坡老百姓提供他们能买得起的住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规定建屋局不以营和为目的,对其实行综合平衡预算,经营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足。建屋局成立之初。推出的组屋户型都比较小,多为二房式、三房式组屋,设计也比较简单。尽管如此,但由于当时居民的购买力很弱,初期的组屋销售形势并不好。
为迅速推进“居者有其屋”计划,1966年,新加坡政府通过了《土地收购法》。这项法令赋予政府强制征用土地的权力,并确立了对政府征用土地按开发前的价值进行补偿的原则,这使政府可以对土地进行大规模开发而无须付出太大的代价。通过这一法令,政府控制了实际的土地使用权,并享有土地开发带来的增值收益。有资料显示,1965年时,新加坡的私有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1%。到2006年,新加坡私有土地的比例已下降到13%。通过征用私有土地,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并把一部分收益通过组屋建设转移给了居民。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买得起组屋,1968年,政府允许居民动用公积金购买组屋及支付每月的房屋贷款。这样一来,只要有正式工作的居民,就能买得起组屋。这真是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政府先用居民存在中央公积金局的钱把组屋建起来,再让居民用公积金把组屋买走,如此循环,既解决建房资金问题,又解决买房的资金问题。在允许居民使用公积金购买组屋后,社会对组屋的需求激增。到60年代末,建屋局已建成12万套组屋和店铺,35%的新加坡人搬进了组屋。
“我们不是根据建设成本,而是根据居民的收入来确定组屋的售价,总的原则是让70%的家庭能够买得起三房式的组屋。”新加坡建屋局的一位官员说。
为了降低组屋的建设成本,政府为组屋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组屋建设用地的取得无须经过拍卖程序、建屋局的商业性房产收入可用于弥补开发亏损等,同时要求建屋局通过大规模生产、改进设计和技术等手段,千方百计降低建设成本。
据新加坡建屋局官员介绍,过去建造一个厕所,施工人员需要到工地进行四次施工,用工投入较大。为节约成本,建屋局研制了整体式厕所,所有部件在工厂一次生产完成,到工地能够一次组装完成,既使厕所的设计更加合理,又节约建设成本。
建屋局在开发每一栋组屋前,都会先征求社会的意见。只有在社会购买意向超过房子供应量的情况下,新房的建设才会开工,在工程完工后再摇号分配。因此,新加坡的组屋不存在积压问题,这样保证建设资金不被积压。
展开
——吕元札(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畅销书《新加坡为什么能?》作者)
本书可以让一个从未来过新加坡的人很快对新加坡产生兴趣,并且读完后对新加坡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可以说,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介绍新加坡的读物。
——周建平(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教育参赞)
中国的现代化究竟可以向新加坡学什么?新加坡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究竟有何启示?在这本好书里,我看到了中国学者对新加坡的探讨,更进一步寻获了新加坡经验对于中国之意义的本质。
——徐冠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博士)
这本著作。内容相当广泛,话题涉及薪加坡社会的很多领域,并为读者提供了难得的视角。作者几乎走遍了整个新加坡,身临其境、观察入微,领悟全面、贴近真实。仅此而言,这本书就有值得阅读的价值。
——林任君(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
作者把新加坡如何想方设法推展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咯,建立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维系独特的劳、资、政合作关系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架构,推广具有持续性的国民福利措施等等经验,清晰流畅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杨木光(新加坡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