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
众所周知,“中国通史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保留项目,来北京不看这个陈列,与没有到过天安门、没有游过故宫一样遗憾。本书即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深历史和文物专家精心写作,同时选配2000余幅精美历史文物图片,从历史年代到出土地点,从形制到功能,对每件文物都有十分详尽而准确的权威解说。
以历史为纲,让文物“动起来”。
本书把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互对照,相互说明,以史带物、史物结合,把文物置于历史坐标之上,从而使文物从零散的个体变成流动的过程。拥有一套《文物中国史》,您就仿佛置身于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从史前到明清,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历史让文物定格,文物使历史生动,展现在您面前的,将是一幅无比直观、无比鲜活的中华民族曾经走过的历史长卷,而您,也拥有了足不出户却上下古今纵情饱览的惬意感觉!
展开
所谓“文物中国史”,即是以现存文物为线索来讲述中国历史,这既需要以大量文字勾画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需要以丰富的文物图片与之相互佐证。作为一套图文相辅的中国通史著作,《文物中国史(全八卷)》最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即是它的权威性。这套书的图片,以优美、典型的文物图像,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久远而复杂的历史场景,让读者以一种更加感性的方式了解历史、欣赏文物的同时,亦仿佛亲身走进了一座琳琅满目的纸上博物馆。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当悠久的历史已然消隐在时光深处,也只有它们能够打捞起即将被人遗忘的历史碎片,让消逝年代的生活细节重新进入后人的视野。《文物中国史(全八卷)》以文物图像为线索讲述中国历史,图像与文字之间已并非附庸的关系,而是各具其独特的价值——其中无论是支离破碎的陶片、风雨剥蚀的石碑,还是色彩斑斓的瓷器、晶莹剔透的玉器,在这些精美图片的映照下,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积,而变成了一种可触可感、活色生香的现实。有人说“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我们从《文物中国史(全八卷)》的文字勾画中所看到的,固然是从史前到明清、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的中国历史之全貌,而我们从《文物中国史(全八卷)》选取的两千多幅精美的文物图片中所饱览的,又何尝不是一幅无比直观、无比鲜活的中国历史之长卷呢?
我一向认为,面向普通读者的历史著作,好看、易于读者接受就是硬道理。如果说《文物中国史(全八卷)》旨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已殊为不易,那么这套书的“以历史为纲,让文物‘动起来’”亦同样难得——把文物置于历史的坐标之上,使之从零散的个体变成流动的过程,让更多的读者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接受历史、感受历史,正是这套书最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