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张传玺说秦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937215
  • 作      者:
    张传玺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家说历史:张传玺说秦汉》共选张教授的重要论文十五篇,根据内容分为五组:第一组,一篇,讲述研究秦汉史的方法;第二组,六篇,讲述政治,有人物、事件、制度等,体现了秦汉政治文明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典范,也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典范;第三组,六篇,讲述经济,有土地制度、盐铁政策、国营手工业的弊端、铁器牛耕等。秦汉经济为中国此后两千余年间的社会经济奠定了基础。第四组,一篇,讲有关王昭君的问题,实际是讲汉与匈奴的关系问题。第五组,一篇,讲张衡,他是秦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科学家和文学家,代表了当时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商鞅的历史功绩与个人悲剧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卫国的疏远贵族,原姓姬氏,名鞅,亦称卫鞅、公孙鞅。后在秦国以功封于商,史称商鞅。文献记载,他少好刑名之学,曾任魏国名相公叔座的中庶子,很得公叔座的赏识。虽是这样,文献并未记载他在魏国有什么建树;而他的建树是在后来的秦国。他在秦国发动并实行的变法,包括了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改革,时长达十九年,成效巨大,可称之为历史性功绩。不仅使秦国由弱变强,而且还为秦日后连败关东六国,并最后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这项功绩在中国四千余年的古代史上,能与他相比的人物实在不多。可悲的是,商鞅虽有巨大功绩于秦国,却被后来秦国的国君杀掉了,而且还杀掉他的全家,这真是历史上少有的悲剧。
    以往对“商鞅变法”的研究,就事论事者居多。对变法的背景,尤其是对自春秋至战国、包括关东各主要国家的情况在内的这一大背景,联系、分析甚少,因之,叙事孤立,所论不深,对商鞅个人的才智、品德及应如何看待商鞅所遭遇的不幸,更少谈及。本文拟将“商鞅变法”一事,在时间上纳于自春秋至战国这一大时代之中,在空间上置于自关中至关东这一大范围之内,比较全面、深入地进行考察;对商鞅个人的聪明才智及其政治品德做出适当的评价;对他个人的历史悲剧亦做出必要的反思。
    ……
展开
目录
编辑说明(张怡青)
代序  怎样研究秦汉史
商鞅的历史功绩与个人悲剧
秦始皇赢政
古代政治文明的历史典范——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创建与推行
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
应劭“汉改邮为置”说辩证
论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形成的三个阶段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国有土地问题
从“授民授疆土”到“衣食租税”
论秦汉时期三种盐铁政策的递变
两汉国营手工业中的弊端与救弊措施
两汉大铁犁研究
关于王昭君的几个问题——读翦老《王昭君家世、年谱及有关书信》
旷古奇才、文理兼备的张衡
附录  张传玺教授履历及治学方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