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佛教著作中,释迦牟尼并未被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只是一个参透生命轮回、万物变迁的“觉悟者”。他认为生命就是经历种种痛苦烦恼的过程,只有潜心修道,终止业行,“涅槃寂静”才是摆脱因果轮回的解脱之道。佛教信徒认为,色彩、光影、音乐带给人种种感官上的享受,只会激发本性中的贪欲,打扰灵魂的澄明寂静。佛陀在“无余涅檗”之后,已经摆脱生命的轮回,如用世俗凡人的面孔身体对其进行表现,那就有污佛的圣明。
佛教在其发展的初期,教徒们并没有依靠艺术来宣传教义,原始佛教还只是一种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虽然在早期佛教经典中,有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存在佛像供奉、本生、佛传故事绘制的记载,但是从佛教的发展情形来看,这可能是后世佛教徒的附会。释迦牟尼涅槃前曾嘱咐他的弟子阿难“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造化。”《大政大藏经》记载,他的众多弟子按照印度当地的风俗将佛陀的遗体焚化,并将焚化后的珠状物——舍利子分予各部,建塔供养。舍利塔,印度称率堵波,是佛教建筑的起源,它寄托着佛教信徒们对佛陀的怀念与崇敬之情。每当佛教徒们聚集在率堵波旁时,就如同亲身聆听了佛陀的教诲,对佛学的虔诚之心便会油然而生。窣堵波原本只是一个圆形的土丘,随着它成为佛陀的精神象征,其建造式样和局部的装饰为衬托佛的威严肃穆而渐趋完美,佛教艺术随之产生,佛教亦因此有了它新的宣传方式。二、孔雀佛迹公元前3世纪,即佛陀入灭后二百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他祖父旃陀罗笈多创立的基业上统一了印度大部分地区。他执政后的第八年起兵讨伐了羯陵伽地区,战况极为惨烈,据说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浓重的血腥气把阿育王从胜利的狂热中惊醒,他为自己的杀戮、死亡和驱逐而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在岩石上刻下了永恒的忏悔录,意识到只有“精神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随后被感化而皈依了佛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