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碰撞
“猫腻”也可写
元丁
孙焕英先生认为一些京味文学作品中的“猫腻”一词,应该写作“猫匿”,是值得重视的。但这不过是就其含义(阴谋、内幕、攻守同盟等)而言,而不是就其来历(捉迷藏的游戏)而言。
从目前可见到的资料来看,这个词在《北平风俗类征》(1937年)一书中写作“吗儿逆”,原文为“浑身上有这些个吗儿逆(按指名牌衣着),才算是阔胡子”,在齐如山《北京土话》(1945年)一书中写作“猫儿尿”,注音为“尿音腻”,释义为“暗藏情节”;在陈刚《北京方言词典》(1985年)一书中写作“猫儿匿”,释义为“内情,多指私弊”和“搞鬼,使假招子”,特别指出此词来源于波斯语ma’ni(含义);在贺阳《北京牛街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一文中写作“码儿妮”,释义为“隐情、阴谋”,也指出此词来源于波斯语ma’nee(意义、意思);在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1990年)一书中写作“猫儿腻”,释义为“琐细的事故”,附注“据说是阿拉伯语一回语‘玛儿腻’或译音‘马儿密’的变音,原义是‘意义、内容、事故’,也可写作‘猫儿溺’”。所有这些,跟《现代汉语词典》的条目“猫儿腻”是同一个词。
从记写形式多达八种的情况来看,这个词具备了外来词(借词)的特点;从北京牛街地区回民较早使用的情况来看,这个词确实可能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上述的各种记写形式(包括“猫儿匿”在内)都是纯粹的音译,这些汉字所起的都是表音的作用,跟字面的意思不相干。所谓“匿”字的“隐藏”义,以及由“猫”字牵引出“藏猫猫”之类,全都是附会,不必过分强调。至于建议以“猫儿匿”作为主要记写形式,则是因势利导,使之成为音译意译词,倒是可以采纳的,但不能因此硬说这是唯一正确的写法。(1999-02)
“差强人意”并不“差”
倪林生
《文汇报》1996年6月4日《崇高品德与高超技能》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服务技能的差强人意,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对此不少群众早已啧有烦言。”
这里的“差强人意”显然是误用。成语“差强人意”源于(《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吴)汉意气自若,方整历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日:‘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谓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这里的“差”念cha,释为尚、略;“强”念qiang,释为振奋。但“差强人意”后来演变成尚能使人满意的意思。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而上面引文的作者却把“差强人意”理解为水平、能力差,不能使人满意。类似的误用也时有所见,如: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终因成绩差强人意,而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
“差强人意”还有一种误用,是把它曲解为强人所难的意思。如1993年全国语文高考题中一道辨析成语使用的题目: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1996-08)
“差”字辨正
肖旭
倪林生先生《“差强人意”并不“差”》一文,订正一些今人误用成语“差强人意”的用例,所辨固是。但倪先生对“差”字的解释却不确。
倪先生的解释是有依据的。常州市教育局编《成语词典》(江苏人民版1981年)云“差,尚,略”。《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缩印本)释为“比较使人满意”。这些工具书也解错了。
“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为省篇幅,兹不复录)。按文意,光武帝是赞叹吴汉治军有方,如把“差”释为“尚”“略”,哪还有赞叹语气?(顺便说一句,“差”有“略”“较”义,见杨树达先生《词诠》;无“尚”义,且“尚”与“略”两义不同,不能并列。)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王幼学解云“谓(吴)汉甚起发人意思”。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79年)在援引王幼学说后,加按语说:“然则差强人意云者,乃甚强人意之谓,非稍强人意之谓也,玩隐若敌国语意可知。,’王、张的解释是对的,我找到了以下的旁证:朱熹《与李诚父书》“甚强人意”,《朱子语类》卷114《训门人二》“二公独径还,乡试殊强人意”。朱公用“甚”“殊”改写“差”,可知“差”不是“略”“稍”之义。“差”的“甚”义,张先生举了很多诗词方面的例子,可参看。我补充几个散文用例。《世说新语·方正篇》“东宫顷似更进”刘孝标注引干宝《晋纪》作“太子近人朝,吾谓差进”。差进:很有进步,与正文“更进’’同义。葛洪《西京杂记》画工“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差稀:很稀少。《历代名画记》卷一:“画人最难,次山水狗马,其台阁、一定器具,差易为也。”差易:很容易画,与上“最难”对举。
有人不解“差”的“甚”义而习于“略”义,因此往往误作“略强人意”。也有用对了的,方岳《水调歌头》词:“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胸中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张相先生解云“差强,甚强也,玩‘胸中’‘笔底’二语可知”。(1998-08)
“散步”源于古人食药风气
李秉鉴
“散步”这个词的产生源自古人的食药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因盲目追求延年益寿,服食五石散成为风气。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硫黄五种矿物质,再搭配栝蒌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之类的药材。其中某些成分有较大的毒陛,会损害人体健康。服食后,必须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才能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当时人称药性的显现为“散发”,散发说明药已得力,否则,药性不显,便有生命危险。为了使药性能顺利地散发,食药后,人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的发作。这种行走叫做“行散”。
迨至唐代,人们服五石散的风气渐寝,而行散这种漫步的爱好未减,行散遂衍变为散步。如韦应物的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散步”已与服药行散脱离了关系。(1996-10)
此“散”非彼“散”
少华
李秉鉴先生认为散步是由行散衍变而来,我以为有些牵强附会。
“行散”之“散”,即李文所说“散发”之“散”(《正字通·支部》:“药石屑日散。”),特指李文所论“五石散”,读作san。五石散药性生酷烈,服食后要用冷水浇身、吃冷食,因而又称寒食散。服散后药性发作,称为“散发”,例如《医心方》卷二十:“散发,热气冲目,漠漠无所见。”五石散又名寒食药,或直称为“药”,例如《晋书·姚兴载记》:“(姚)兴药动,姚弼称疾不朝。”五石散有毒,服食不当则往往患病甚至致死,所以有不少禁忌。余嘉锡先生《寒食散考》一文指出:“服散之后,忌安坐不动,当强起行以调其关节,不能行者扶起行之,谓之行散,又谓之行药。”(《余嘉锡论学杂著》上册)例如((世说新语·文学》:“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北史·邢峦传》:“孝文因行药至司空府南。”“散发”即是“药动”,“行散”无异“行药”,可见此二“散”为名词(五石散)是必定无疑的。顺便说一句,《汉语大词典》释“行散”为“……服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将“散”标作san,李文也说“为了使药性能顺利地散发”,似乎都无意区别“散san发”与“散san发”,这是不恰当的。
至于“散步”,与服散并无关系。在服食五石散成风的时代,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诗》云:“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伊臣本寂寞,由来畏市朝。为贪止山水,所竞惟逍遥。”就诗意来看,“散步”与行散不同。元伊世珍《娜娘记》:“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消食也,故后人以散步为逍摇。”这就更谈不上五石散了。其实,“散步”与信步、漫步可谓同义,《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何休注:“散,放也。”“散”即放,即随意,读作san。就结构而言,“散san发”是主谓式,“散步”是动宾式,“行散”是动宾式,词性、词义和读音判然有别,又怎么能说同出一源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