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家长
行为指南
好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冢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好的家庭里,家长的角色对孩子起着启蒙的作用。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眼睛,能像摄像机一样摄下父母的举动,像录音机一样录下父母的言行。父母说话和气举止文明,孩子慢慢也会变得懂礼貌;父母经常吵架,举手打人,张口骂人,孩子性情也会变得乖戾。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要想让它长大成材,父母从小就要进行精心呵护。但呵护不是溺爱,不是放纵,不是无原则的惩罚。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到子女教育时提出三个原则:一是不刻意要求孩子做什么;二是父母在旁边观察孩子的活动;三是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各种东西,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孩子的特长显示出来。让孩子在自己成功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增强信心。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聪明的家长总是跟在孩子的后面,愚昧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这里反映了一个对孩子教育方法的问题,对孩子多引导、多沟通比批评指责要强一万倍。当孩子不慎做错了事,或在外受了委屈,善于“疏”的家长和只会“堵”的家长效果绝对不一样。同样是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破了,有的家长不管青红皂白:“没长眼睛吗!毛手毛脚的。”而有的家长遇到了这种情况,知道孩子心里已经很害怕,不但不责备,还会拿着自己说事:“不怕,破了就破了,瓷碗不是铁的,本身就不结实。爸爸小时候也像你一样打破过碗,只要以后多加注意就行了。”想一想,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经过大人推己及人的理解,孩子以后肯定会引以为戒。相反,那位遭到训斥的孩子,心里就会受到打击,在大人面前变得小心翼翼。曾经见到一位做父亲的不知道孩子是因为饭碗太烫手而把一只花瓷碗打破了,抬起手给孩子一巴掌,孩子的耳桑被打聋了。后来,他又打破了一只碗,当时父亲不在跟前,他悄悄地把碗碴找了个地方藏起来。
孩子犯错误,该惩罚就应该惩罚,但惩罚一定要掌握策略,把握好一个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因人而异、适度。
当孩子犯了错,要惩罚时,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然后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会怎么想?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同样,要对一个孩子的错误做出惩罚,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考虑,给自己给孩子都留一条后路。切忌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孩子、挖苦孩子。孩子们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一日受到伤害,将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难以消除的阴影。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伤者中,有21%患焦虑病、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
现在,有的家长和教师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孩子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一定的“叛逆”倾向,容易形成一种逆反心理,错误地认为,既然体罚会造成孩子的伤害,那么干脆来个“冷处理”,冷漠孩子,不理不睬。甚至眼看着孩子犯了错,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岂不知这种冷漠态度对孩子的心灵摧残一点也不亚于体罚。
每一个孩子骨子里都有被承认、被赞美的需求,恰当地赞美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一句赞美的话,往往会让孩子受用一辈子,改变孩子一生。对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如果你这样鼓励他:“你现在确实比人家落后,但是千万别泄气,因为后来者可能居上!”“你能行,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一定也能做到。”“第一只有一个,只要努力,争不到第一也无所谓。你比以前好多了!”“其实你的聪明才智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希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当孩子考得不理想时,如果把责备埋怨变成理解和支持:“这次考得不好,只能说明是这一次,不等于下一次。没关系,别伤心,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孩子听了这些催人奋进的话,心里一定会攒足一股拼搏的劲。对那些成绩好,又容易骄傲的孩子,适当地给他们泼一点冷水,更有利于孩子的清醒:“你的成绩确实不错,但也别沾沾自喜。要知道在你的后面有一大批人在追你呢,如果放松了自己,就有可能被人超过。”
孩子和孩子之间没有天生的差别,关键是家长对他们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方
式。好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检查一下你的育子观
爱而不娇。父母的爱是孩子的阳光,无论何时,都让孩子感受到您的爱,但不要娇惯。
孩子有自己的权利。只要是一个人,他就有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权力,孩子也是人,您尊重他的愿望和要求了吗?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我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这颗心全给了孩子。”这样的父母做过头了。
打,未必成器。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棍棒之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放手,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孩子早晚会离开您的呵护去独自面对社会,如果您现在过度保护,处处代劳,那孩子的生存能力从何而来?
孩子不是橡皮泥。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判断力,您应在他现有的资质基础上,引导他朝某个方向前进,而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强制孩子。
做个称职的父亲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丈夫应在家庭教育中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爸爸。以下一些准则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1.将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在不改变生活规律和不占用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2.不要让孩子去圆家长自己的梦。许多父亲希望并强迫子女去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这让孩子们很反感,而且苦不堪言。父亲应该支持并鼓励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3.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自觉地帮助妻子,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尊敬,而且会使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教育孩子。
4.与妻子共同研究培养孩子。教育和培养是夫妻共同的责任,父亲不可一个人说了算,夫妻经常协商才能防止偏差,并取得最佳效果。
5.陪孩子度过童年。父亲要经常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些活动对成人来讲可能没有兴趣,但对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6.表达出父爱。父亲应该用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父爱,使孩子经常感到父亲的爱和关心。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里,父爱同母爱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母爱司以使人变得温柔,而父爱则使人变得刚强、坚毅。好父亲的角色是任何人无法替谨防家长病态心理影响孩子
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
第一,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
第二,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完不成。
第三,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神经质。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当发现孩子有问题时,应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往往也会迎刃而解。
隔代教育全方位
类似事例中的隔代教育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困扰着现代家庭。许多老师发现,班上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个别学生,身上都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种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人士和许多家长的关注。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0~6岁的孩子,10个中大概有五六个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许多家庭的教育特色。虽说祖辈带孩子绝对不会让孩子饿着、冷着、摔着,但怎样才能从一味的疼宠进而将孩子培养成才呢?据中国家长教育工程的李文兵副秘书长说,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要先了解隔代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在发扬优势的同时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教育。
1.隔代教育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而且非常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教育孩子的经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要比父辈有经验的多;再次,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在孩子的人品教育和生活技能方面有优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