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操作指南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723542
  • 作      者:
    贺永红,贺胜,[加]黄伊立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国内首创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方法。 

2.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秉持科学的教育转化方法。

3. 针对家长和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4. 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丛中笑、加拿大多伦多特伦特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莫威 倾情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贺永红

1957年出生,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2002年于北京大学进修心理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79年任小学教师,1996年调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任教。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中关注到孤独症这一群体,并在孤独症儿童社会化回归领域探索实践20余年,创立了独特的潜能自然回归法,教育转化了大批中轻度孤独症儿童回归学堂,甩掉了“影子老师”的陪读,并打破了终生干预的魔咒,创造了孤独症行业的奇迹!

曾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全脑潜能开发在孤独症社会化回归中的应用》论文获全国优秀奖。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等。

 

贺胜

1985年出生,本书主笔人,潜能自然回归法主要创立人。2004年获得由教育部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二等奖,并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创立“潜智树人”,投入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回归转化的研究,创立独特的方法体系,突出从潜能入手到能力的自然提升,以及康复的阶段性突破。2020年结合践行潜能自然回归法多年案例和经验总结起草本书。

 

黄伊立

1954年出生,本次丛书的执笔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成为《经济日报》十大最佳合资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评价方法著作权人。2004年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系主任、教授。2013年加入贺永红老师研发团队。现主研认知心理学与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航线”系列作品之一,以直奔主题的方式通过家长教师问答展示了相关各界对如何促使“星孩转正”的探讨,对家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只要选对了方向和路线,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够接近或成为正常儿童!”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都必须符合孩子大脑的工作模式,这才能让他的大脑回到正常的发育路径和顺序。潜能自然回归法系统、整体地关注孩子发展,让孩子进入正向的积极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孤独症儿童为了社交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学习。


展开
精彩书摘

根据什么原则和特征收治孩子?

有的家长问我:“贺老师,当那些已经被某些大医院、机构宣布需要‘终生干预’的、似乎已经没救的孩子被送来时,您是根据什么原则或特征判断可以收下他们?”

一般家长来之前都会带孩子去各大医院检查诊断,只要检查结果证明大脑不存在器质性的改变,即孩子不是脑瘫儿、唐氏儿,没有脑外伤引起的脑损伤,而且尽可能在“黄金窗口期”的年龄之内,我的基本判断是可以收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10天的观察期,观察孩子是否属于我们可以帮到的范围;家长也是一样的,观察我们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虽然有的孩子第一次见我时,表现为严重的孤独症的症状,不与我对视和交流,问他什么也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我和孩子妈妈的交流中,孩子知道我对他的解读很符合他的想法,我不像其他机构的老师一上来就否定他(敏感的孩子对家长说他,全部都能理解)。孩子能判断“这个人不是恶意的”,他会逐渐地对我产生一丝的“好感”,用余光看着我,也看着他的妈妈,后来就躲在妈妈后边,同时在打量我身边的老师,他其实在揣摩老师“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偷看我一眼?他的眼睛亮了一下,他一直屏蔽你对他的信息输出,就怕你评判、教训他,就怕你对他进行训练,就怕你对他进行一套训练模式跟踪。那么他在躲避的同时,也在打量你。因为他看我对他并没有那样做,他要看这个人对他到底是恶的还是善的,这一瞬间,他大脑中情感控制是开启的。这一瞬间开启、判断完之后,马上又关闭了,这是因为:一方面他看我是善的,对他目前没有什么威胁;第二,“谁知道你是不是披着羊皮的狼,如果我这会儿就理你了,你接下来是不是又开始对我穷追不舍?”他的内心其实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在孩子看我的那一瞬间,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神中有灵性的闪现,一般情况我就当即决定“这个孩子是可以收的”。其实这就是交流,在这短暂的接触中,我发现孩子已经处于过度地保护自己,已经将自己“包裹”得太久了!也许这样发生在一瞬间的交流对接,就可能是孩子回归正常的一个契机,因为孩子也不愿意包裹、封闭自己,他十分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帮助他走出自我封闭。从后来的结果看,就因为这一眼,给这些孩子创造了一次回归正常的机会。

那些从眼神到语言任何交流都没有的孩子,是最严重的。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他妈妈跟我聊了40多分钟,但他对我的态度是非常回避的,躲在妈妈后边,进了教室他就跑到旁边去,但是他又怕妈妈走,所以就在旁边能用余光看见他妈妈的地方,其实他余光也看得见我。

最后,他躲在妈妈的身后瞄了我一眼,就在我和他对视的一瞬间,我看到他的眼神特别闪亮,那一瞬间——在之前我还不敢确定,就这一眼我决定他是可以留下来的、“是可教的”,然后他妈妈就有点半信半疑。

 

 

 

怎样看智力与智商的区别?孤独症孩子的智力低下吗?

这里我要区别一下概念:智力与智商。通俗地讲,智力是孩子大脑可具备的功能,智商是孩子当前开发出的功能与同龄的孩子应有的智力的平均值之比,是一个比值。智力和智商在这里应该是有区别的。智商是孩子大脑开发的程度,但是有些家长理解出现偏差,按照自己的理解“加大智力开发”,反而走偏了。

所谓的智力低下,跟大家认为的是不一样的。一些家长认为所有孤独症(及谱系)孩子智力都是低下的,其实其中大部分孩子只不过是“智商”出现了问题,他们的智力并没有问题,因为智力是由他们自身大脑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他们中大部分都是高智商家庭的孩子。智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尽管智力低下往往是用智商来说明问题。比如,我已经3岁大了,但是我的智力程度达不到3岁,用智商来标志我现在的智力程度和同龄孩子所应该有的智力程度的商数,得到一个低于正常值的比值。智商有问题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本身有问题,可能是因为开发得不够或者不适当,导致他的智商在这个年龄段与正常孩子存在差别。

智商又类似一个有效的编码系统所展现的结果。对一个大脑没有器质上的病变、没有物理损伤的孩子,“智商”只是某次测量的结果。他应该或能够记忆多少,应该如何识别各类记忆存储在什么地方,他调用这些记忆有多快,还有对记忆的联想有多广、组合有多快等,智商能反映这些,却不能反映他的脑子在器质上有没有什么变化,只能反映他脑子的开发程度的综合水平——工作效率,有无建立起完善、高效的编码系统。其实,一个人的智商只是表明他的智力开发的成熟度。构成他的智力的元素,即物理上这些素质的东西、素材都在,你开发得不够,他大脑的工作效率就较低,实测到他的智商当然就低了。

但是,这种开发又跟常人理解的、社会上宣传的那些“开发”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家长认为是开发得不够,所以回家就可着劲儿开发,文化学习层层加码,刚开始可能还能看见一点效果,比如,能说几个简单的字词了,或者能认几张卡片了,家长就误以为很见效。于是就加大力度,增大信息量和刺激强度,时间长了可能会使孩子“不堪重负”,反而会出现孩子的自闭程度更严重的现象。因为孩子本来就形成的发育迟缓是禁不住高强度训练的,会引起孩子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刻板行为”。家长理解的这种“开发”经常是被广告误导的,和真正科学地开发孩子的大脑是不一样的,这是家长理解的一些偏差。家长又很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偏执,导致“不良的教养环境”,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厘清概念,推行良好的家教环境。这一错误做法的根源要从“意识脑区、记忆连接、与实物的对应”来解释。

 

 

 

对刚收进来的低功能孤独症孩子,如何使他们打开自闭?

有一个孩子属于低功能孤独症,2岁多来的,头型出现“菠萝状的凹坑”,凹坑也比较深(估计是由从小不当的教养所导致)。从家长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家长在家里训练他吹东西,但是吹东西不是这个孩子目前的强项。因为家长执意要“提高”孩子吹的能力,又不知道适当的训练方法,所以往往训练过度了,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不断地使孩子形成挫败感。孩子心里很委屈,感受的是:“你让我吹,我不行,你还让我吹,我永远也吹不好……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最后孩子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让家长“没罐子可摔”,更别说“破罐子破摔”了。

正因为如此,对待刚收进来的孤独症孩子,不论是“高功能”还是“低功能”,我们对家长做工作的一个共性就是“做减法”。而对低功能的一个特殊、针对性的做法就是,把“无聊的陪伴”变成“耐心的发现式陪伴”。要求家长努力做到变“无聊”为“有聊”,在每一步共同的活动中甘当绿叶,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愉悦感,使孩子的“无聊的动作”变成“有趣味的活动和动作”,使孩子感到“我这样一个非常小的举动,竟然得到大人那么大的肯定啊”——这种甘当绿叶去陪伴和发现的举动,我们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往往做得比较到位。首先,要让孩子感受温暖。老师的陪伴让孩子感到老师在与自己“同频”——“我觉得有兴趣的,老师也觉得有兴趣,令我高兴的事情,老师也感到高兴”,这样就刺激孩子相对容易产生多巴胺——内驱力,使孩子自己启动追求更大的愉悦感和再次寻求“同频互动”的欲望。这种愉悦感是出自孩子的内驱力,老师要和孩子同步,孩子就会觉得当前做的活动“有趣味”。对于低功能孩子,能不能产生愉悦感是一道“坎儿”,当把外在的刺激变成孩子的内在需求时,孩子就产生了变化的驱动力。我们说的刺激量小,不是指外在的刺激量小,而是孩子自身关闭、限制了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我们做的就是把被动的外来刺激变成孩子的主动需求。

 

 

 

对待低功能和高功能的孩子,策略是不是相反的?有没有共性?共性是什么?

共性就是要求家长做减法,低功能和高功能都不例外,这是共同的原则。但是对低功能,就增加孩子和他人的交流与理解,毕竟这类孩子和高功能特点是不一样的。对低功能孩子,更多的是把家长认为无聊的陪伴,转化成一种能引起孩子兴趣的耐心细微的发现式陪伴。因为低功能孩子的关注点往往被要求过高的家长不屑一顾,有时候家长总是恨铁不成钢地帮助孩子创造一些惊喜或者兴趣点,但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到后来可能会发现孩子更加退缩,家长会误认为自己给予的刺激强度还不够,于是就变本加厉,结果可能会更糟——形成了一种依赖,于是还真有可能走向“终生干预”这条不归路。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一旦使他跟不上,往往是一点跟不上,接下来将会越来越跟不上,就会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恶性循环。孩子可能就会自我否定,更加封闭。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先要把心态放平和,与我们的课程目标一致,逐渐跟孩子去对接,要去把“无聊陪伴”变成“有趣陪伴”。要想使不太有兴趣点的孩子感到趣味,首先要有耐心。家长要是没有耐心,过于急躁,你的努力就变得没有趣味了。即使你把活动搞得“有趣味”了,孩子也会受打击。他觉得“我太无能了”,他会认为“老师或妈妈想了那么多的办法,我都不会,我真是个没用的人”。所以有趣味是后期的事,前期是耐心,再无聊也能够从心里接纳,最后使孩子自己感到有趣味了,家长的陪伴也跟着有趣味了,家长的前期陪伴就基本成功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