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人的国际视野。在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执政期间,于1994年成立了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又在此后三年多时间里,通过5次总统报告,提出了4个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提出了21世纪韩国人才素质的几大构成: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能“与众共生存的人”;有创造使用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1996年,由前任欧盟主席雅克·德洛尔担任主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即“四个学会”思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知”,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认知世界的知识;“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无论是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还是“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的人,国际视野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教育总是服务于自己民族与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做出努力,其次也要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来实现这种目的。
如前所述,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国际视野,主要实施者应是学校(也包括家庭、文化机构与媒体等各个方面),因为学校教育内容包括了所有青少年和儿童参与的教育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加对社会不同文化群体的了解和理解。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实施多元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中注意一些基本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