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04638
  • 作      者:
    张凤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凤兰,1954年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北京市西城区属小学、中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1986年调西城区委教育部;1988年调北京市教育局督学室;1989年调北京市第八中学工作。1993年任北京八中德育副校长,1999年主管初中部以及八中德育工作至今,2005年,担任北京八中党委书记。曾获北京市绿色学校园丁奖及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先进校长等称号。西城区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十年来的发展,反映了张凤兰与其教育团了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感悟。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该书由北京八中张凤兰校长率领她的教育团队创作而成,以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十年来的发展壮大,反映了张凤兰校长及其教育团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感悟,揭示了目前国内忽视初中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该书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寻找八中初中部的成功基因
  八中初中部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先进的教育思想让八中始终走向前列
  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长期以来,北京八中一直是一所走在时代前列的学校。八中已故的陶祖伟校长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造就“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一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同时,陶校长提出,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的兄弟学校,而是美国、日本的学校。这就奠定了八中教育思想的两个核心特征——“全面育人、品学兼优”。现在回过头来看,八中取得的许多成绩,都与陶校长确立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密不可分。那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到底先进在哪里?
  现在我们都在谈素质教育,但是熟悉教育史的人都知道,“素质教育”最早被提出来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初出现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一些领导(主要是柳斌同志)和部分学者的讲话、文章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主要是李岚清同志)的推动下,它才真正被确定为我国教育的总方针。就基础教育领域来看,直到新世纪的这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才真正开始尝试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样看来,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陶校长和八中确实是领先于时代的。
  八中一贯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先学做人,再做学问,这个理念得到了社会和家长广泛的认同。许多家长说非常赞同学校提出这种理念,而且认为这是八中具有良好校风的基础。从八中走出去的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受到高一级学校的肯定和好评。“品学兼优”这四个字,现在谈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我们读一段邓小平的讲话,就会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样的学校教育目标,并不简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寻找八中初中部的成功基因
八中初中部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个性化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成功的关键
人文管理,真正关心和爱护教师
学校里的“官”怎么当

第二章 学生“品学兼优”是怎样得以实现的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小公民
勤奋刻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老调”
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才能成绩优异

第三章 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就不可能进步
师德永远是教师素质的第一要素
优秀教师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做好“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八中的希望,在青年教师的身上

第四章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
初中三年,家长该注意些什么
理性择校,为孩子寻找最佳的成长环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