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studies on the issue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1969
  • 作      者:
    闵维方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闵维方,男,1950年10月生,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经济与管理组组长嵛国教育财政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 <br>    闵维方教授先后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美国IET教育基金会首届“IET大学校长奖”、国际比较教育学会颁发的“奈勒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学一等奖等十多项重要称号和成果奖。代表作有《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紧紧围绕着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重大课题,对从教育投入到教育收益的整个过程开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过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上,分别是:教育成本与资源筹措、教育机会与资源配置、教育与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和人力资本收益等。《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把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政策实践紧密结合,围绕教育与经济增长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以教育降低收入差距、促进就业增长、有效减少贫困为出发点,以趋向公平的教育发展战略为重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br>    1.对教育系统资源的充足性、配置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发现有: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不均等的程度很高;弱势群体在获得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城镇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对弱势群体造成了不利影响;弱势群体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较低。<br>    2.对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主要研究发现有:教育显著促进了工作流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教育能缩短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找寻时间;教育层次越高的群体其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教育成本与资源筹措<br>    第一章  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支出<br>    我国自经济改革以来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李实,2000),导致了教育需求的分化,尤其是中高收入阶层产生了对于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如何建设一个公平的义务教育体系,同时又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将是我国未来城镇义务教育财政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章将从分析家庭教育负担的角度探讨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的状况和变化特征,为更加深入地认识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负担情况,进而为城镇义务教育财政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br>    第一节 已有义务教育财政研究<br>    在过去的研究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王善迈等,2003)。王蓉的研究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再次对我国义务教育资金分配不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王蓉,2003)。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袁连生,2001)。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展开
目录
导论<br>第一节  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面临的挑战<br>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br>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br>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br>第一篇  教育成本与资源筹措<br>第一章  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支出<br>第一节  已有义务教育财政研究<br>第二节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分析<br>第三节  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性含义<br>第二章  公私立教育选择与家庭教育支出<br>第一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br>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学生教育支出比较分析<br>第三节  公办、民办高中学生教育支出比较分析<br>第四节  公办、民办高校学生教育支出比较分析<br>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br>第三章  高教系统的分化与高校资源差异<br>第一节  主要分析变量的定义<br>第二节  1978年之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br>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规模及结构比较<br>第四节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在其他方面的比较<br>第五节  简要结论及讨论<br>第四章  大众化时代高校的经费筹措<br>第一节  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资金筹措体制的变革<br>第二节  资金筹措机制: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br>第三节  中国高教财政面临的挑战与压力<br>第五章  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br>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费供给预测<br>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费需求预测<br>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br>第二篇  教育机会与资源配置<br>第六章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状况<br>第一节  学校支出分析:方法、以往的研究及数据<br>第二节  200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入支出基本情况<br>第三节  学校生均支出的不均衡<br>第四节  1997~2000年学校收入支出及生均支出不均衡状况的变化<br>第五节  小结与思考<br>第七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分析<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的不足<br>第二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分析框架<br>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运用:以云南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例<br>第八章  择校行为的影响因素<br>第一节  择校的概念<br>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选择制度<br>第三节  国内外对家庭择校行为的研究<br>第四节  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br>第五节  数据、变量及模型<br>第六节  发现与分析<br>第七节  结论、政策建议与不足<br>第九章  择校对弱势群体的影响<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关于择校的不同政策与争论<br>第二节  择校就学:普遍的现象与弱势群体的弱势<br>第三节  择校收费:屡禁不止的顽症和沉重的负担<br>第四节  就近入学:被误解的政策和无力的保护伞<br>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扩大弱势群体的择校自由<br>第十章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研究<br>第一节  关于入学规模和机会均等的两个猜想<br>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研究的实证发现<br>第三节  原因探讨<br>第四节  讨论及政策性含义<br>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民办高校入学机会分析<br>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br>第二节  数据与研究方法<br>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br>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br>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与高校入学机会公平性研究<br>第一节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发展趋势<br>第二节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br>第三节  不同学术声望高校就读机会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四节  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br>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br>第十三章  工资结构的压缩与培训参与<br>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br>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br>第三节  文献综述<br>第四节  研究设计<br>第五节  计量研究过程、结果及解释<br>第六节  结论与思考<br>第三篇  教育与人力资源配置<br>第十四章  待业时间与受教育程度的生存分析<br>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br>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br>第三节  生存分析结果<br>第十五章  教育与工作自主性<br>第一节  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国家技术进步<br>第二节  教育与工作满意度<br>第三节  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br>第四节  教育与工作自主性<br>第五节  数据和研究设计<br>第六节  主要发现和结论<br>第十六章  教育、工作流动与收入<br>第一节  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教育与工作流动关系的研究<br>第二节  理论框架、变量、研究假设和分析模型<br>第三节  数据、样本和工作流动的描述统计<br>第四节  工作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五节  工作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六节  本章主要结论<br>第十七章  教育与区域流动<br>第一节  迁移者与未迁移者的特征比较<br>第二节  研究方法<br>第三节  研究过程及结果<br>第四节  政策建议<br>第四篇  教育和人力资本收益<br>第十八章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研究<br>第一节  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br>第二节  中国各级教育的明瑟收益率<br>第三节  中国各级教育明瑟收益率的时间变化趋势<br>第四节  关于明瑟收益率时间趋势的分析<br>第五节  中国各级教育成本及各级教育内部收益率<br>第十九章  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作用<br>第一节  研究假设<br>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br>第三节  对方法的讨论<br>第四节  结论<br>第二十章  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br>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br>第二节  研究设计<br>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果<br>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br>第二十一章  性别工资差异研究<br>第一节  文献综述<br>第二节  研究设计<br>第三节  统计描述与变量处理<br>第四节  性别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br>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性别歧视的变化情况及分析<br>第六节  结论与思考<br>第二十二章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br>第一节  数据说明<br>第二节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br>第三节  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比较<br>第四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br>第二十三章  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的代际流动<br>第一节  已有收入代际流动研究<br>第二节  数据说明<br>第三节  研究方法<br>第四节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特点<br>第五节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功能<br>第六节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功能的变化趋势<br>第七节  结论及启示<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