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的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我们国家迅速富强、人民生活获得明显改善的根本原因。3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历经重重艰险波折,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始终没有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还带来了更为深刻的政治、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世界观变革。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中国同时踏进了现代化和市场化这两条汹涌的大河。商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法治化,这些关键词改造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肌体与内核。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都从中受益,整个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1978年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十分重要的,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制度变革,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参与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次制度变革实践。不能否认,1978年以后的中国经历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经济的空前繁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变革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把经济建设尤其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甚至当做全部工作的话,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各种社会矛盾就会应运而生,如:我国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上述问题如果不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将会持续增加,人们的利益冲突会越来越明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