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平义务教育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4939
  • 作      者:
    李贞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贞,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科所在研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制度,财经英语,政府会计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4部,译著1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外国财政》和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持人。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2000-2001年赴德国柏林财经学院和柏林应用科技大学进修,2005-2006年赴美国中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追求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发展演变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公平和效率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是资源分配的两个方面。效率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公平是如何合理地切割这个“蛋糕”的问题。因此,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创造丰富的资源,才能使更多的入享有更多的分配。公平是效率的规则基础,高效率是无法脱离公平的分配制度的。效率的提高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与合作,而后者则需要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公平来保证。社会成员公平地得到了回报、补偿,就会有工作的积极性,自然相应提高了效率,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行公平地分配。因此,公平与效率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效率来自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来自社会的公平机制,任何由不公平的社会机制带来的效率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不仅是因为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率,而且是因为不断创造更好的公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公平和效率<br>    第一节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br>    二、公平和效率的关系<br>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有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公平效率并重论。<br>    (一)公平优先论<br>    西方学者中,主张重公平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勒纳(A.P.Lemer)、米里斯(J.A.MiMees)、罗尔斯、新剑桥学派的罗宾逊夫人(J.Robinson)等。<br>    公平优先论者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产生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乎正义的分配。自由市场体制所强调的机会均等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如果任由市场自由运作,必然导致人们之间分配上的巨大差异,这种贫富上的分化对人的尊严、社会的稳定以及人类的生存都会造成威胁,在资本分布、天赋状态及教育水平等方面都不具备平等意义的条件下,机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罗尔斯的正义论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贫富悬殊、社会冲突的现实提出的解决方案。它论证了民主制度的正义性和福利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满足基本自由权利的前提下偏重于公正,即对一些非基本自由权利做一些适当的限制以减轻不平等带来的社会压力,在权利分配之前则要对各自出发点进行酌情考虑等。这些观点对于有效调节公正与自由的关系进而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缓解社会危机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br>    美国伦理学家德沃金认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资源的平等,造成人类经济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
展开
目录
导论<br>第一章 公平和效率<br>第一节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br>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br>第三节 公平教育与经济<br><br>第二章 义务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br>第一节 中外义务教育的历史<br>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财政的关系<br>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br>第四节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br><br>第三章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中的公平问题<br>第一节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br>第二节 中国义务教育中的公平问题<br><br>第四章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br>第一节 国外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借鉴<br>第二节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实践及评价<br><br>第五章 深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br>第一节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br>第二节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定位<br>第三节 中国公平义务教育的财政对策<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