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解释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46335
  • 作      者:
    邓友超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邓友超,男,1971年12月生,四川大竹人。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教育学博士。现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供职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br>    2002年以来,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无意于追求数量,但坚信“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质量”。这些文章主要围绕教育解释学和教师实践智慧展开。主要的观点是,站在“意义”的高度审视教育现场,学校教育的意义是由作为理解者的师生、兼顾生活世界的教育情境、对话式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课程实施共同生成的;考试理性是那些意义被遮蔽的教育现场背后的无形之手。作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其真正内涵是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br>    从类型上说,主要做微观研究;从思维方式来说,偏好哲学的、原理的,但又是基于教育现场的;从研究方法论上看,主张占领前沿与巩固“后方”、关注热点与集聚焦点、客观描述与主观议论、自觉规范与精于创新、解决问题与生产知识的有机结合。基于此的专著《论教育的理解性》(待出版,拟以《教育解释学论纲》为名)获2005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br>    下一步拟着力的领域有:新时期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伙伴关系研究;教育公平发展案例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解释学》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由考试理性出发,对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原意”和“意味”所作的分析及理论建构,很有创意。全书观点鲜明,说理深刻,行文流畅,富有哲理性,是一本有创造性的优秀著作。<br>    从问题出发,以“意义”为经,以“理解”为纬,国内首席建构“教育解释学”。倚靠实践后方,站立理论前沿,有“照着说”,更有“接着说”,有定论,更有新论,有新阐发,更有新启发。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在“结构”上是精心的,作者对“解释学”的把握是有深度的,表明了其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br>    ——叶澜<br>    本书在国内教育学原理领域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提出的考试理性是工具理性在教育中的具体化的观点,以及对教育解释学四种“意味”的揭示,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br>    ——郑金洲<br>    由考试理性出发,对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原意”和“意味”所作的分析及理论建构,很有创意。全书观点鲜明。说理深刻,行文流畅,富有哲理性,是一本有创造性的优秀著作。<br>    ——靳玉乐<br>    本书的主体部分——教育解释学的“原意”以及教育解释学的四种“意味”,是一种新的体系。文中不少地方见解独到。<br>    ——石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考试理性:教育解释学的针对性<br>    第二节  考试理性<br>    从历时角度看,这里扫描的教育现场的问题可能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从共时角度看,它却是我们当下教育的真正问题所在。在把实验过程中所看到的教育现场表达出来的同时,笔者已经隐约感到考试和这般现状是脱不了干系的。这种关系之大,让人觉得考试有一种魔力。从实验教师的一些话语中,似乎也可以得到一些印证:“考试就是指挥棒,这个棒指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教了初三(或高三),我们都不会上课了,因为我们满脑子都是考试,思维已经变为一种考试思维了”;“让我们做实验,那考差了怎么办”;等等。由此想到要对考试作一番思考,但又不想泛谈诸如考试的弊端及其改进这样的问题,倒不是觉得这些问题没有谈的价值,而是觉得如果不把考试背后的东西谈出来,很多问题仍然在迷雾中。那考试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种考试的思维方式,即考试理性主义,简称考试理性。简称的道理和人们把工具理性主义叫工具理性是一样的。<br>    我们的逻辑是,考试理性是工具理性在教育中的具体化,工具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样,要搞清楚考试理性,就必须明白工具理性是怎么形成的,而领会理性又是弄清这一点的基础。由于目的和重心不同,有关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讨论,只是铺垫性的,落脚点在考试理性上。
展开
目录
导论  别人的研究与自己的起点<br>第一节  “教育和理解”之历史考察<br>一、教育心理学视角<br>二、教育哲学视角<br>第二节  从“教育和理解”走向“教育的理解性”<br>一、教育与理解的新关系:教育的理解性<br>二、述评教育与理解之新关系的研究<br>第三节  教育解释学的分析框架<br>第一章  考试理性:教育解释学的针对性<br>第一节  扫描教育现场<br>一、单向度的师生<br>二、抽象化的教育情境<br>三、公式化的教育语言<br>四、技术性的教育行动<br>第二节  考试理性<br>一、一种理性观<br>二、工具理性的由来<br>三、考试理性<br>第二章  重新表达教育意义: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br>第一节  两种典型的意义学说<br>一、指称意义说<br>二、商谈意义说<br>第二节  历史上的教育意义学说<br>一、斯宾塞的教育意义学说<br>二、杜威的教育意义学说<br>第三节  重新表述教育意义<br>一、教育意义的性质是中性的<br>二、重新表述后的教育意义指向个体<br>第三章  教育解释学的“原意”<br>第一节  理解范式的“循环”<br>一、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认识论理解<br>二、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理解<br>三、从伽一哈论战看哈贝马斯认识论和本体论兼及的批判性理解<br>第二节  理解的“原意”<br>一、理解的游戏性<br>二、理解的语言性<br>三、理解的实践性<br>四、理解的批判性<br>第三节  教育解释学的“原意”<br>一、教育如游戏<br>二、教育处于负载经验的语言中<br>三、教育是一种反思性实践<br>四、教育离不开批判性<br>第四章  教育解释学的主体“意味”<br>第一节  作为理解者的教师<br>一、由诊断者成为研究者<br>二、由知识守望者成为经验建构者<br>三、由技术行动者成为实践智慧拥有者<br>第二节  作为理解者的学生<br>一、从“空的容器”到具有不同经验的经验者<br>二、从经验拥有者到经验建构者<br>第五章  教育解释学的情境“意味”<br>第一节  作为学校文化的教育情境<br>第二节  教育情境在观念上要兼顾师生的生活世界<br>一、哲学解释学和批判解释学中的生活世界<br>二、兼顾师生生活世界的教育情境<br>第三节  教育情境是充满信任的<br>第四节  教育情境是一种共同体<br>第六章  教育解释学的语言“意味”<br>第一节  师生言说体现的是教育关系发展的逻辑<br>第二节  师生言说的主要形式:基于“以言行事”的师生对话<br>一、何谓基于“以言行事”的师生对话<br>二、基于“以言行事”的师生对话的条件问题<br>三、基于“以言行事”的师生对话中的倾听问题<br>四、基于“以言行事”的师生对话中的权威问题<br>第七章  教育解释学的行动“意味”<br>第一节  主要的行动“意味”:课程实施的想象力<br>第二节  课程的文本之路<br>一、文本观的进化<br>二、课程文本观<br>第三节  教师的课程意识<br>一、课程实施事件意识<br>二、师生一课程互动意识<br>三、学生经验在场意识<br>第四节  正确处理课程实施的想象力与课程的现代性问题的关系<br>结语<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