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书林漫步:聂震宁序跋随笔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97563
  • 作      者:
    聂震宁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聂震宁, 1951年生,祖籍江苏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毕业。曾任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漓江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广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局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发表过大量关于出版编辑专业方面的文章,在出版界颇具影响力。个人出版文集《我的出版思维》、《我们的出版文化观》,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曾出版过小说集《去温泉之路》、《暗河》、《长乐》等,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首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第十届“韬奋出版奖”等多项国家级出版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已经证明,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核心,如果没有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便失去了发展的根基。而出版工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文化责任、文化运作能力和学术品评能力,又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坚守,不仅是一种出版理念,也是一项出版实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场中,能否坚持文化本位,能否坚守文化责任,对新时期的出版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书林守望丛书》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关于新中国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启示录。其中反映出的经过沉淀而彰显的文化品格,尤其应该成为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这套丛书的作者,是一群深深地钟情于出版事业的文化守望者,他们在“书荒”时代辛勤耕耘,在“书海”时代坚持方向,恪守文化的尊严,组织、规划、策划、编辑、出版过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具有学术价值、文化品位的标志性工程,主持、主编过一大批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知识读物,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勇于开拓、后启来者的创新精神和坚守精神家园、淡泊名利的文化风骨,堪称典范。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使新时期的出版工作者形成一种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在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产生更多让世界为之惊喜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文化品牌,再现中华民族宏大的文化气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辑  随笔札记<br>    感受中国信心<br>    连续7年出席全国政协大会,每一次的感受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总是相似的,那就是都能感受到中国新年开局之时的信心。而今年这感受则尤其强烈。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特别是所谓一句“尚未见底”,就像北京冬天的最后一场雪还没有到来,或者说北京的冬天雪还没有飘落,而且,下不下也还难说,总之是尚未见底,总之是寒气还在逼人。于是就有重压在心。我想,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大都是带着这份重压而来的。然而,中国有信心,在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之下还矗立着中国信心,这是今年两会给我和我们最强烈的感受。胡锦涛总书记说得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于是,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开幕式上,数千人齐声高唱《国歌》。《国歌》激荡着中华民族一直葆有的坚定信心。<br>    中国人宣告:“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无论国际金融危机多么“西风烈”,无论世界经济危机多么“周天寒彻”,中国自有信心在,自有“内力”在,中国定能稳住阵脚。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就能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只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信心是战胜困难的第一要素。2009年,我们要面临的挑战肯定很多,要征服的困难肯定很复杂,但是我们有信心,也就是说已经具备了战胜困难的第一要素。
展开
目录
自序<br>第一辑  随笔札记<br>感受中国信心<br>抓住新机遇  实现文化产业新突破<br>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出版精神<br>取法乎上与务本之道——漫谈出版企业的文化管理<br>己住你是谁——出版企业的文化管理断想<br>创造总是最美好的<br>创新才会赢——新世纪出版断想<br>文化创新的核心在原创<br>知识经济的启示<br>出版热点面面观<br>文学图书:文学与市场两面观<br>呼唤中国数字出版网<br>出版发行业信用管理小议<br>集团之本与强盛之道——从商务印书馆成立110年所想到<br>光荣与创新——寄语中华书局<br>出版社里说资本<br>专业化与多样化<br>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br>出版社:我是谁?<br>作者为尊<br>策划与泛策划<br>编辑起码<br>编辑初步<br>出版“走出去”步伐再快些<br>WTO:与狼共舞<br>构建“国际版权营销”新概念<br>国际组稿<br>国际投稿<br>再谈国际投稿<br>一国际出版交流<br>文学图书:走出去的责任与自觉<br>致俄罗斯读者<br>脚踏实地走出去<br>读者:你是谁?<br>全民阅读漫议<br>全民阅读与出版人的责任<br>青年日新从晨读做起<br>读书往事<br>催我者助我者教我者——写在《出版广角》创刊十年之际<br>1999,一位新社长的几点感想<br>与巴尔扎克、斯坦因一起喝咖啡——新千年断想录<br>……<br>第二辑  前言·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