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历史学界比较熟悉的城市史研究,主要是从文献和遗迹中考察古代城市起源,从考古发掘材料来探索古代城市及建筑,通过复原想象当时的城市空间格局,从城市发展讨论社会、经济和生活。从梁启超1926年写《中国都市小史》以来,城市研究就走的是这些路数,曾经出现了像杨宽、侯仁之、傅筑夫、何一民等等的著名论著。尽管近来西洋和东洋的种种新研究角度、新研究方法都传来了,像施坚雅、牟复礼、墨菲、斯波义信,一直到最近的裴宜理、卢汉超、罗威廉,比如区域城市经济体系、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各阶层状况等等,但是,传统城市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仍然是最基础的,比如从考古看城市还是最基本的做法,像夏商的郑州二里头、唐代长安和扬州、宋代开封等等,地面上的建筑随着时光流逝、事件战乱、水火之厄,早已灰飞烟灭,研究者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城市的空间和建筑状况。有趣的是,这次开会将有两位学者会演示他们用数码复原的城市图像,一位会演示数码长安,一位会通过《清明上河图》演示北宋汴梁。
不过,近来渐渐有一些新的取向,就是城市生活史、文化史甚至思想史的研究,David Strand研究北京的黄包车夫、韩书瑞研究明代北京的寺庙、周锡瑞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和民族认同,这次来开会的澳大利亚的安东篱教授研究扬州、中国台北的李孝悌教授研究明清江南的城市士大夫、李欧梵和王德威教授研究近代上海文化,都表现了这个新趋势。很多研究者现在不仅研究城市本身,更注重研究城市中的人,这些人是怎样生活的?跟乡村生活有什么不同?更进一步说,古代中国的城市、东亚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什么不同?这种新的城市研究路数,不仅把社会史、艺术史、思想史都糅进了原有的研究中,而且把生活、艺术、文学资料都用上了。有人不仅讨论过去中国或东亚的城市市民是怎样吃穿住行的,而且讨论这些吃穿住行,将涉及多大的交通和市场;有人不仅通过传统的考古发掘加上文献资料去复原过去的市、坊、里、巷是什么样的,而且通过方志、地图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和阶层分布;有人不仅研究古代中国城市中的娱乐和宗教,而且还通过这些方面探索城市市民的群体认同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