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资本市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9202
  • 作      者:
    余甫功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余甫功,199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兼任广东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广东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广东行政管理学会理事。2002—2003年曾赴美国丹佛大学进修一年,2006年赴加拿大进行学术访问。曾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省级课题和省市横向课题的研究,并有多项成果获奖。2000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包括:《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分析与机制研究》、《国有资本运营与实现研究》、《论现代公有制》、《投资学》、《国际金融》、《现代金融论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资本市场》着力于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般规律,揭示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机制,探讨知识资本化及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知识资本化对金融深化的要求和金融深化向知识经济延伸和发展的趋势,阐明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及其对知识资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如何加快知识产权资本化、人力资本股权化、证券化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异军突起,被称之为“知识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初露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各国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方向和手段。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引起经济资源结构、产业经济形态的根本转变,知识作为直接的生产力或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活动,最终影响和改变着传统产业,并孕育和催生着新兴产业。发达国家会加速产业结构的知识化和高级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也会受到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这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经济发展对世界产业结构演变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带来的机遇,揭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
    第一节 面向知识经济的结构转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中将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称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般简称为“知识经济”)。OECD明确提出并界定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以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过,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仍不十分一致。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
    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就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但有关知识经济的术语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提出和使用的。1988年春季《经济发展评论》载文称“美国现在已经进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89年11月的《金融家》杂志在《知识产权在贸易政策中的关键作用》一文中又提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0年,联合国首次提出“知识经济”这一说法。并将“知识经济”解释为“以高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一种比工业经济形态更高的经济”。OECD在《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中独立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把“知识经济”的内涵界定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并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99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和知识社会概念。
    关于知识经济的含义,虽然人们广泛接受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提出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但对于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含义的理解仍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要素说。该观点坚持知识经济即知识要素决定的经济,认为知识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要素,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规模化生产、广泛扩散和普遍应用基础上的经济。二是产业说。该观点坚持知识经济是知识产业为基础和主导的经济。认为在知识经济中,整体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知识产业的基础作用和带动作用。三是要素与产业说。该观点认为知识经济既是知识要素决定的经济,同时又是知识产业主导的经济。
    我们认为,尽管知识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农业知识,工业生产活动需要工业知识,离开知识,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知识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例如,在18世纪及其以前,社会生产依赖于人的经验和技能,经验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来源。这一点可以从科学与技术之间已经发生改变的关系加以说明。如1768年发明的蒸汽机,是瓦特长期修理机器而凭经验创造的,在瓦特发明蒸汽机50年后,卡诺从蒸汽机中总结出热力学理论。进入19世纪,科学开始走在技术前面,如1831年英国法拉第创立了电磁定律,1876年西门子遵循这一定律发明了发电机。到20世纪,每一项重大发明都以科学为先导,先有科学原理的突破,继而有发明创造,最后带动生产飞跃。如图灵1936年提出计算机原理,1946年发明了第一台电磁计算机;在20世纪,先有热力学,后有内燃机和汽车、拖拉机;先有空气动力学,后有飞机;先有固体物理学,后有晶体管;先有分子生物学,后有遗传工程等等。当代一切新产业、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的创造,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比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都更重要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认为,知识经济是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以知识为决定性的要素,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与传统的经济形态相区别的特征。关于知识经济的特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知识经济同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其显著特征是基本生产要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工业经济社会中,尽管土地还有价值,但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材料为形式的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作用都大大减弱了,知识成为经济中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一方面知识可与其他物质要素相结合,提高物质要素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知识自身成为资本被直接应用于生产,据统计,美国企业的资产额中,无形资产价值比重约占60%。美国保罗·罗默教授在他的《新增长理论》中指出,在信息时代,科技和知识是组成生产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函数。由于知识的使用价值具有独特性,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能够增值,知识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报酬率。因此,科技进步或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科技进步或知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20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60%~70%。
    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产业体系
    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产业发展,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产业体系构成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电子通信以及信息服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为基础产业,现代金融、保险、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自身对国民经济产出贡献大,全要素生产率高,需求弹性大,而且要比一般支柱产业具有更大的关联作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换代和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需求高速公路,知识经济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更快捷的信息服务和更完善的通信网络服务,就像在工业经济中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交通、能源、通信和基础原材料一样,信息产业也为知识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基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贡献份额如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对财政收入等的贡献份额为最大。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信息产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出口相当于产品出口总额的40%。据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3.科学技术与知识资本化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产投人。传统工业经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是以科技、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资金投入,甚至是更大的、高风险投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本化过程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知识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对科学技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的巨大投资。因此,知识经济发展需要通过风险投资体系和资本市场提供知识资本化的平台,将大量无形知识和有形经济活动相结合。目前,美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超出总资产的60%,由此,知识资本化和投入无形化是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4.知识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增
    根据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当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最终是递减的。由于知识经济中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科技、知识和信息等无形投入,这些投入具有改善原有投入要素的质量和组合、改变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工艺及流程、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或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知识生产的投资还能增加知识本身的积累,而知识与其他要素的不同就在于它可以重复使用,其价值不会在使用中减少。所以在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知识、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常常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一节 面向知识经济的结构转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二、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演变
三、新型工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及发展途径
一、高新技术及其特征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界定
一、高新技术产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指标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范围

第二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历程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工业化作用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二、两部门模型的构建
三、中国省际PanelData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
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技术效益不显著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不完善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知识资本化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资本
一、知识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知识资本的界定
三、知识资本的构成
第二节 知识资本化
一、知识资本化的再认识
二、知识资本化的途径
三、知识资本化的条件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知识资本化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知识资本化
二、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
三、知识产权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知识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一、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
二、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
三、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知识资本化实证研究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知识资本化的经验研究
一、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早期事实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知识产权资本化的主要表现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人力资本权益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中国知识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用的实证检验
一、基于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数据的检验
二、知识资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知识资本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中国知识产权资本化的现状分析
二、中国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推进知识资本化的基本思路

第五章 知识资本化与金融深化
第一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简单回顾
一、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
二、金融压制的特征及其影响
三、传统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演变
第二节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再认识
一、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局限性
二、对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批评与金融约束论
三、内生增长理论与金融深化
四、向知识经济延伸的金融深化
第三节 知识资本化与金融深化
一、技术生命周期与知识资本化的资金需求特征
二、金融深化对知识资本化的作用

第六章 风险资本市场及其对知识资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
一、风险资本范畴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界定
三、风险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
四、风险资本市场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 风险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一、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体系
二、私人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三、创业板市场及其运行机制
第三节 风险资本市场对知识资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
一、风险投资与自主技术创新
二、风险资本市场与知识资本化:典型案例
三、风险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七章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
二、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概况
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二节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障碍突出
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三、风险资本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
四、还没有形成适宜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环境
第三节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对策
一、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
二、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思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