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创新活力与路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36517
  • 作      者:
    陈畴镛,周青,王雷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畴镛,男,1955年11月生,教授、硕士。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企业管理学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与优化。2001年被评选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4年被评选为浙江省优秀教师。现担任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企业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现代物流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br>    先后主持承担了信息产业部、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部省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完成的主要课题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浙江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研究”、“服务业在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发展战略研究”、“以信息化提升浙江企业竞争力研究”、“杭州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等;目前正在负责主持开展《区域产业专业化背景下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方案研究》、《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模式及其实证研究》、《第三方物流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等5项省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或被ISTP收录论文10余篇,编著出版《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书。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br>    为研究生开设过高级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统计学、模糊决策与神经网络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课程。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届13人,其中考取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6人,担任高校教师4人。目前正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1人。作为浙江大学助理博士生导师,正在合作指导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创新活力与路径》以企业创新动力与条件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政策体系。《企业创新活力与路径》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创新活力测度与区域创新条件评价;技术学习、合作创新和关系网络等创新路径的实现及其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分析;创新制度安排和创新政策引导、激励、规范、服务企业创新的研究。《企业创新活力与路径》根植于我国企业创新的现实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br>    1.1 研究背景<br>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实现国民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关键要素。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集中到创新领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走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靠增强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发展之路。面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目标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r>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由此使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材料等供应紧张,多项环境指标超标,资源与环境、市场与效益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途径,实现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跨越。<br>    ……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1章 绪论<br>1.1 研究背景<br>1.2 文献综述<br>1.3 本书内容与框架<br>1.4 研究方法<br><br>第2章 企业创新活力及其测度<br>2.1 企业创新活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br>2.2 企业创新活力测度指标体系<br>2.3 浙江企业创新活力测度的实证分析<br>2.4 浙江企业创新活力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析<br><br>第3章 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条件<br>3.1 区域创新条件评价体系的构建<br>3.2 我国区域创新条件的实证分析<br>3.3 浙江区域创新条件的实证分析<br><br>第4章 企业创新途径——技术学习<br>4.1 技术学习及其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br>4.2 技术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机制<br>4.3 技术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转化机制<br>4.4 技术学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模型<br><br>第5章 企业创新途径——技术学习的实证研究:以杭州软件产业集群为例<br>5.1 杭州软件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背景<br>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br>5.3 统计分析<br>5.4 技术学习影响效应的进一步分析<br>5.5 结论<br><br>第6章 企业创新途径——合作创新<br>6.1 企业合作创新与吸收能力<br>6.2 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br>6.3 合作创新博弈模型的结果分析<br>6.4 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合作创新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分析<br>6.5 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合作创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br><br>第7章 企业创新途径——企业关系网络<br>7.1 企业关系网络影响创新的相关因素<br>7.2 企业关系网络下创新资源的获取<br>7.3 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作用的实证研究:慈溪家电集群<br>7.4 统计分析与结果讨论<br><br>第8章 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br>8.1 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br>8.2 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分析<br>8.3 发达国家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经验<br>8.4 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要素与评价指标体系<br>8.5 完善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建议<br><br>第9章 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br>9.1 杭州市促进企业创新的创新政策体系评述<br>9.2 杭州市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br>9.3 杭州市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调查的统计分析<br>9.4 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杭州市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1+10”政策实施情况<br><br>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br>10.1 研究结论<br>10.2 研究的创新点<br>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br>参考文献<br>附录1 企业创新动力与条件的调查问卷<br>附录2 技术学习对创新能力影响调查问卷<br>附录3 企业吸收能力及其对合作创新的影响调查问卷<br>附录4 企业关系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调查问卷<br>附录5 杭州市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br>附录6 杭州市促进企业自主创新“1+10”政策的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