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宁死亡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54245
  • 作      者:
    温静芳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温静芳,1971年3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法学教授。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现任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处副处长,大连市仲裁委仲裁员,辽宁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同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br>    已独立或合作完成三部著作,并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杂志》、《当代法学》,《河北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安宁死亡权研究》系统分析论证了安乐死能否权利化以及如何权利化的问题。通过对国外及我国安乐死观念和实践的考察,分析了安乐死问题在当下凸显的缘由并对现存关于安乐死赞成和反对的主要论证予以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应存在支撑安乐死的权利。《安宁死亡权研究》对现有关于安乐死权利基础的观点进行了较为深人的剖析,发现现有的权利论证均有缺憾,认为一个新兴权利——安宁死亡权凸显出来。继而完成了对安宁死亡权作为应有权利的正当性、其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演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安宁死亡权属于具体人格权性质的系统论述,并对安宁死亡权的实现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探讨。<br>    《安宁死亡权研究》可供从事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评
    安宁死亡权是我们的发现,而不是发明,她不是为解决人类的一个困难而现身,而是为使人类感受人之为人的温暖而存在。<br>    ——温静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死亡谱系中的安乐死<br>    只是,因为我会死<br>    我才感觉到我的存在<br>    ——霍夫曼斯塔尔《诗与短剧》,1930年德文版,第120页<br>    一、关于死亡<br>    “Einmad ist keimnd”是一句被捷克人米兰·昆得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多次引用到的德国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只发生一次的事情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只发生一次的事情,比如生命。“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情是,我们都会死;最不确定的则是,死亡将于何时降临。”这句格言反映了一个人人关注的问题:人类的死亡。<br>    死亡带给人们的似乎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个体自我生命的终结,自我意识的消失。尽管论及这两个字眼时人们会感到沉重,但作为生命的尽头,它为是生命的一个部分,人类——有智慧的生命体类,应该平静和负责地面对死亡,一如我们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其他种种。人不能永生,人的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人们都已接受。因此,人对死亡、对生命结束的方式应该有明晰的自我意识。在讨论安乐死问题前必须尽可能厘清关于死亡的一些基本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可能正确反映安乐死的面貌,进而才可以继续讨论如何对待安乐死的问题。这也正是本书展开这部分讨论的意义所在。
展开
目录
总序<br>自序<br>前言<br>导论<br>第一章 死亡谱系中的安乐死<br>一、关于死亡<br>二、安乐死的限定<br>三、安乐死在死亡中的坐标<br><br>第二章 孕育安宁死亡权的观念与实践<br>一、国外安乐死的观念和实践<br>二、中国安乐死的观念和实践<br>三、中国境遇中的安乐死问题<br><br>第三章 安乐死权利基础的讨论<br>一、从死亡权看安乐死的权利基础<br>二、从人性尊严看安乐死的权利基础<br>三、从生命权看安乐死的权利基础<br><br>第四章 安宁死亡权的证成<br>一、安宁死亡权的正当性<br>二、安宁死亡权: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br>三、安宁死亡权的性质<br><br>第五章 安宁死亡权的实现<br>一、安宁死亡权的设定<br>二、安宁死亡权法律关系的构成<br>三、安乐死——安宁死亡权的一种实现方式<br>四、安宁死亡权的立法建议<br>结语<br>参考文献<br>附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