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问题及界定
一、什么是民法典体系化的哲学
二、为什么进行民法典体系化的哲学追问
三、如何进行民法典体系化的哲学追问
四、本书致力完成的任务
第一章民法为何以法典化进行体系控制
第一节民法需要法典化予以体系控制的必然性
一、民法的发展需要进行体系控制
二、民法法典化体系控制助益实现教义
第二节民法法典化体系控制的局限
一、体系的守成与创新
二、体系的凝固与发展
三、民法典体系教义的确定与非确定
第三节民法法典化的反体系控制
一、民法典的反体系控制
二、如何克服民法典反体系控制
第四节“互联网+”技术是否消解了民法典
一、“互联网+”技术对民法法典化的消解
二、“互联网+”技术是否消解了法典化功能
三、互联网技术对民法典的积极影响
第二章民法典体系化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民法法典化的理性主义
一、民法法典化的理性主义基础
二、民法典的理性与反理性
三、理性主义对民法法典化的影响
第二节民法法典化的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与萨维尼
二、民族主义与罗马法
三、民族主义对法典编纂的影响
第三节民法法典化的法律实证主义
一、法律实证主义的含义及其基础
二、法律实证主义对法典化的影响
三、民法典的实证主义与共识的达成
第四节哲学思潮与我国民法法典化
一、正确对待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民法法典化的政治基础
第一节政治性民法典的本质是民族主义
一、民法典中政治与民族主义的结盟
二、民法法典化是政治性因素推动的结果
三、民族主义是政治性民法典法典化的内生力量
第二节政治性民法典中政治因素的功能性评价
一、政治是推行民法法典化的重要力量
二、政治体制对民法法典化的推进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政治是推进民法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四、政治助益理论共识的达成
第三节民法典为政治对话与政策推行提供平台
一、民法典的概括条款融入国家政策
二、民法典为政策的法律化提供平台
第四节政治确定民法法典化的路径
一、政治确定法典汇编还是法典编纂
二、政治确定我国民法法典化的编纂路径
第四章民法法典化的学术基础
第一节学术成熟是民法法典化的重要基础
一、规范成熟依赖于学术成熟
二、立法技术的娴熟基础在于学术
第二节学术成熟并不是民法法典化的决定力量
一、学术成熟的法典化时代永远不会到来
二、完美的民法典并不存在
三、民法典的发展需要依赖解释学
第三节民法法典化中学术与政治的融合与分离
一、政治中立的民法典不可能实现
二、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
三、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学术与政治
四、正确对待民法法典化中的学术与政治
第五章民法法典化的内部体系
第一节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取向
一、民法法典化价值哲学理论之嬗变
二、法德民法典的价值取向比较
三、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基础
第二节民法法典化内部体系功能
一、指导外部体系的建构
二、实现体系的整体有机性
三、维持立法逻辑的连贯性
四、确保民法典适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五、保证民众守法的可预见性
第三节民法法典化的内部体系表征
一、民法典应是民族性的法典
二、民法典应是人文性的法典
第四节民法法典化的内部体系构建
一、构建我国民法典内部体系的必要性
二、我国民法典内部体系的构建原则
三、我国民法典内部体系的具象表达
四、我国民法典内部体系之要素整合
第六章民法法典化的外部体系
第一节体系构造技术
一、演绎技术
二、归纳技术
三、价值批判技术
第二节原则性立法技术
一、民法典外部体系所需解决的问题
二、原则性立法的功能
第三节民法规范设计技术
一、差异化技术
二、同一性技术
第四节外部体系与内部体系的统一
第七章纯粹的民法与民法法典化
第一节纯粹的民法何以可能
一、宪法权利对民法典的影响
二、公权力的扩张对民法的挑战
第二节宪法与民法的规范效力
一、宪法规范与民法规范效力的本质
二、宪法效力于民法中的基本规范
三、民法规范的宪法效力价值
四、正确理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节公法规范对民法的影响
一、民法法典化如何实现公私的分离
二、公法性规范对民法效力的控制
结语寻找中国民法典体系化的哲学精神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