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经内义与究竟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52847
  • 作      者:
    谈锡永等著译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近年发起成立“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并编辑出版《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及《汉藏佛学》年刊。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代汉传佛教学者释《心经》,主要依其外义,即由“缘生性空”等教理说一切法空,本书则尝试打破这一传统。谈锡永上师指导其弟子,把三篇《心经》的印度释论,由仅存的藏译本译为汉文。译者立足于忠实经典、忠实原著,力求还其以本来面目。本书注重汉藏佛学经典的对勘比较,有其重要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实为客观存在,非为现证。以有如是三种有情则必有此三种观点。
  三无性则为现证。以虚妄分别观察一切法者,其现证为证知相无自性,由是始能转为以缘生观察一切法,或观察“唯识无境”,复现证生无自性。由是始能转为以圆成观察一切法,然此非究竟,行者尚须修证胜义无自性。——唯识今学末流,以圆成实性为究竟,大误,此即不明体性与现证不同,亦不明弥勒教法之全体。若现证圆成实性已为究竟,是则弥勒尚何须安立胜义无自性也?然此亦正为但持外义以说体性者之通病,彼等实不知如何修习瑜伽行,遂以通达体性为究竟通达,若如是,《现观庄严论》即成无用,难怪三无性即受忽视。
  由是可知,无垢友于证信义反对陈那,实具深意,非意气之争,亦非宗义差别。此涉及成立修证量,实为佛家之大事。若不先明此点,则无从由修证以说般若体性。
  二、故接下来无垢友说与会众,亦强调“眷属先说比丘,以其较低;次说菩萨,以其较高”。此中之高低,即据其修证而言,非谓其地位。小乘比丘之悲心,显然即不及具菩提心之菩萨,由是始说有高低差别。
  于此等微细处,已可见无垢友之一丝不苟,说《心经》内义时,处处与修证关合,巨细不遗。此即是持止观境以说法之风格。 
  ……
展开
目录
 总序(谈锡永)
序言(谈锡永)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谈锡永辑)
第一章 前论(谈锡永)
第二章 《心经》内义(谈锡永)
般若波罗蜜多与弥勒瑜珈行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
心经无垢友广释疏
第三章 《心经》究竟义(谈锡永)
大圆满见说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密咒道释
第四章 《心经》颂释(谈锡永)
第五章 后论(邵颂雄)
由瑜珈行中观说《心经》
(一)《心经》与“陀罗尼”
(二)《心经》“外义、内义、密义”与印度论师释论
(三)汉土《心经》注译
(四)由瑜珈行古学说《心经》
(五)四重缘起说般若
(六)结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诸部《般若波罗蜜多》之梵本及汉藏翻译
第六章 汉、藏译《心经》对勘(沈卫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藏文译本
广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一藏译本
与法成汉译本之对照
广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第二藏译本
与施护汉译本之对照
敦煌略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校勘
敦煌藏译略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与玄奘汉译本对照
征引书目
附录
1 无垢友《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说》藏译原文
(北京版《西藏大藏经》no.3818)
2 阿底峡《般若心经注》藏译原文
(北京版《西藏大藏经》no.5222)
3 吉祥师子《般若心经注·密咒(道)释》藏译原文
(北京版《西藏大藏经》no.5840)
4 莲花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藏译原文
(北京版《西藏大藏绎》no.5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