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土变迁与重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0773
  • 作      者:
    秦红增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秦红增,1967年生,陕西合阳人。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获中山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带头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科技人类学、社会评估与咨询等,出版专著《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等。曾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情势之下,乡村的未来似乎难以摆脱“被全球化”、“被城市化”的命运。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这可能就不只是那些怀有“乡愁”的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而且可能将会是全人类的悲剧。因此从人类关怀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多样而不是文化单一的乡村和谐:需要的是合理地将现代与传统、都市与田野、全球与地方等有机相合,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且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乡土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城市化”,让城市吞并农村;需要的是每个民族寻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和贡献,而不是强势民族或国家的独裁与霸权。换言之,文化多样是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统领,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必须也必然体现出文化多样性。
    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以实现中国社会和谐;二是缩小区域内农民群体差别,以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内部和谐。这一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村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架构村民社区认同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关怀,妥善、有序地处理好乡村面临的养老、儿童教育、妇女发展、贫困户致富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是经济因素,即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自愿或被迫放弃传统知识,转而认同、接受现代知识。如上文所提到的Hoodia仙人掌案。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里也对当地人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被迫放弃传统生计有所论及。
    在科技下乡过程中也会看到类似的现象。自1986年以来,科技下乡在乡村所形成的科技积累,如初具规模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用机械、杂优品种、化肥农药等先进的耕作技术,饲料、添加剂等养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等,以及时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在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业量的同时,也逐步改造了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广大的农村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科普乡村、科普乡镇。农民之所以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农业科技在经济方面的强势,如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等。
    二是对地方性知识的无知或忽视。20世纪欧洲殖民主义统治出现危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殖民地传统知识的无知或不重视。如在非洲,英国殖民当局和德国、法国等殖民者,均不重视非洲社会原有的各种传统文化和社会组织,他们破坏一切氏族部落制度,毫不尊重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殖民者与当地人的冲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回顾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关照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概述

第二章 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
第一节 持续与和谐:参与式或内源式发展新思维
第二节 他者视野:孟加拉国、中国台湾等地的乡村建设
第三节 本土反思:文化农民与和谐乡村建设

第三章 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与生成机制
第一节 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素养、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 现代农业技能习得与文化农民的生成
第三节 现代农业技能教育:地方性知识视角
第四节 农村妇女现代农业技能习得方式省思:东面村过山瑶的例子

第四章 田园竞秀与诗意栖居——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生态建设
第一节 田园家园同构:文化农民的和谐乡村生态观
第二节 家园生态建设之一:雨卜苗寨公共卫生
第三节 家园生态建设之二:布努瑶、红瑶村寨环境卫生比较

第五章 超越村落与村落重构——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
第一节 超越村落:文化农民社会资本的扩展及其结构
第二节 民族地区家庭养老土地支持方式
第三节 乡村生计转型视野下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以石丰村壮族为例
第四节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石丰村为例
第五节 村落公共空间重构与社区认同:濑浩屯壮族的例子

第六章 民族文化展演、重构与文化自觉——民族地区和谐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民族文化展演的功能及意义
第二节 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再建构
第三节 族群文化标识与文化自觉

第七章 乡土知识、现代科技与乡村重塑——布努瑶族、壮族的例子
第一节 乡村社会的两类知识体系
第二节 现代科技、生计模式与乡村文化变迁:布努瑶的例子
第三节 乡土知识、现代科技与新型农庄经济:柳江成团壮族的例子

第八章 文化多样与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