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情势之下,乡村的未来似乎难以摆脱“被全球化”、“被城市化”的命运。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这可能就不只是那些怀有“乡愁”的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而且可能将会是全人类的悲剧。因此从人类关怀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多样而不是文化单一的乡村和谐:需要的是合理地将现代与传统、都市与田野、全球与地方等有机相合,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且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乡土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城市化”,让城市吞并农村;需要的是每个民族寻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和贡献,而不是强势民族或国家的独裁与霸权。换言之,文化多样是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统领,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必须也必然体现出文化多样性。
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以实现中国社会和谐;二是缩小区域内农民群体差别,以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内部和谐。这一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村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架构村民社区认同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关怀,妥善、有序地处理好乡村面临的养老、儿童教育、妇女发展、贫困户致富等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