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1286
  • 作      者:
    施昌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施昌奎,1964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慈善事业、会展经济、金融工程发,完成“政府行为研究”、“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会展经济研究”和“金融工程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出版了《信息时代》、《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一以“新国展”为例》等8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可以从各种法规和文件中找出大量对慈善事业“补充地位”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是这样描述慈善事业的:“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广大民众的慈善热情,在短短的2个月內,社会各界的捐赠就达400多亿,这不仅在广大民众中极大地提升了慈善理念,也在现实中改变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尽管现在还没有在法规和文件中明确强调慈善事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人们在脑海中,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同等重要的。这标志着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转型。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西方慈善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近代开埠以后,随着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起来。不仅有许多外侨进人中国,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而且许多国人也有机会出洋考察,尤其是士绅官员出国考察和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先驱的鼓吹与影响,促使国人开始反思传统慈善和救济思想的局限,重新审视传统中国慈善和救济实践的弊端,积极宣传和鼓吹近代先进国家的济贫做法,吸取其经验教训,提出了诸多先进的慈善救济理念。<br>    (一)西方慈善救济机构的组织形式<br>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学人、士绅、官员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美国家和日本去学习、游历和出使,最早的有1847年容闳留学美国,1866年斌椿、张德彝等游历欧洲,1868年志刚、孙家谷出使泰西。之后,走出国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见所闻不能不对中国有所触动和影响,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这些国家的慈善救济制度、机构等内容不在少数。如年志刚在出使泰西时,就已注意到了美国的育婴堂,李圭则更为详尽地介绍了纽约育婴堂的情况:“育婴堂屋共一百余间,间各宽敞。现在男女自初生至七八岁者约600名,有时多至3000人。每楼设十六榻。每二榻相并,一卧二婴儿,一卧乳媪。帏帐、被褥、衣裤俱洁净。厨房、浴室亦然。”1868—1869年出访欧美的同文馆学生张德彝的美环游记中也提到了美国的育婴堂、孤儿院和类似救济院的机构。<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转型期慈善动力篇<br>第一章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br>第一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原动力<br>第二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助动力<br>第三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动力机制<br>第四节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的启示<br>第五节 资料宝典<br><br>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慈善动力机制<br>第一节 中国慈善的原动力<br>第二节 中国慈善的助动力<br>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慈善的动力机制<br>第四节 文献宝典<br><br>第三章 转型期北京慈善动力机制<br>第一节 北京慈善的原动力<br>第二节 北京慈善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br>第三节 北京慈善事业动能不足的成因分析<br>第四节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动力机制创新设计<br>第五节 文献宝典<br>第二篇转型期慈善管理篇<br><br>第四章 发达国家慈善管理机制<br>第一节 行业组织的一般管理模式<br>第二节 松散型的美国慈善管理模式<br>第三节 干预型的英国慈善管理模式<br>第四节 政府主导型的新加坡慈善管理模式<br>第五节 自律型的加拿大慈善管理模式<br>第六节 文献宝典<br><br>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管理机制<br>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的定位<br>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的管理<br>第三节 文献宝典<br><br>第六章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管理机制<br>第一节 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现状<br>第二节 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不顺的成因分析<br>第三节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创新设计<br>第四节 文献宝典<br>第三篇转型期慈善运营篇<br><br>第七章 发达地区慈善运营机制<br>第一节 慈善资金的募集与增值<br>第二节 慈善项目的实施<br>第三节 文献宝典<br><br>第八章 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运营机制<br>第一节 中国慈善捐赠规模<br>第二节 中国慈善资金的运营,<br>第三节 中国社区慈善模式<br>第四节 文献宝典<br><br>第九章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运营机制<br>第一节 北京慈善事业运营机制现状<br>第二节 北京慈善事业运营机制不畅的成因分析<br>第三节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运营机制创新设计<br>第四节 文献宝典<br>第四篇<br>慈善监督篇<br><br>第十章 转型期民间监督机制的创新<br>第一节 汶川地震民众参与机制的创新<br>第二节 震后民间组织参与慈善监督的机制创新<br>第三节 文献宝典<br><br>第十一章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创新<br>第一节 北京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现状<br>第二节 北京慈善事业社会监督不力的成因分析<br>第三节 转型期北京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创新设计<br>第四节 文献宝典<br><br>第十二章 转型期北京募捐市场的法律规范<br>第一节 《北京市社会募捐管理办法》拟立背景<br>第二节 《北京市社会募捐管理办法》规范内容<br>第三节 文献宝典<br>参考文献<br>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