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凝聚侨心为己任
第一份党派提案的前前后后
人民政协成立60年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其他组成单位,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的提案可以说不计其数,这些提案在各个不同时期,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您知道人民政协的第一份党派提案是哪件吗?
说起第一份党派提案,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致公党。历史追溯到1948年,致公党美洲总部负责人司徒美堂从上海抵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国是主张。10月18日发表的《司徒美堂拥护中国共产党开新政协的声明》明确表示,“今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所号召以四大家族除外之新政治协商会议,进行组织人民民主联合政府之主张,余认为乃解决国内政治问题唯一良好方法,表示热诚拥护,并愿以八十有二之高龄,为中国解放而努力。”对致公党“今能彻底整顿,奋发前进,揭民主政治之大旗,为新政治协商、人民民主联合政府之主张,坚决奋斗。美堂以洪门老人地位、深表同情,并竭力赞助”。在他返美前夕为其饯行的宴会上,即席亲书《上毛主席致敬书》,向“出斯民于水火”的毛泽东主席致敬,并表示真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1月毛泽东亲笔写信给司徒美堂,请他莅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信中说,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力量,完全实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实为当务之急。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先后进入解放区。1948年11月23日,应中共中央的邀请,陈其尤代表致公党与马叙伦、郭沫若、许广平等离开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2月6日抵沈阳时,受到中共中央代表的热烈欢迎。12月19日陈其尤致电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代表致公党向中共中央致敬,表示要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在东北解放区,陈其尤在各地进行参观,目睹了解放区人民解放后的新气象,并对当地工业在“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建设和苏联的技术帮助下,规模是逐步现代化了,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展”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中国是可以经济落后的农业国一变而为进步的工业国,新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到沈阳迎接民主党派人士入关。2月25日,陈其尤等从沈阳乘火车抵北平,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前门车站迎接。1949年3月,黄鼎臣奉命北上,进入解放区,同先期到达的陈其尤等人会合,一道参与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等23个单位的134位代表。致公党陈其尤、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出席了筹备会。第三小组是周恩来主持起草《共同纲领》的小组,黄鼎臣参加了第三小组的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起草和讨论。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党派、团体、军队、区域共45个单位,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邀代表75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团结的人民盛会。在这个划时代的民主团结大会上,各民主党派以主人翁的姿态欢欣鼓舞地参与共商国是。致公党选派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参加会议。陈演生因留守香港致公党总部未能出席,后通知伍觉天北上参加会议。伍觉天也因香港总部工作繁重,决定留守香港,未能成行。司徒美堂作为华侨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建国初期的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9月24日陈其尤代表致公党在全体会议上发言,着重阐述制定和贯彻上述文件的重要意义,并表示“本党因为历史关系,党员多为华侨,今后我们愿尽最大的努力推动侨胞,各尽所能为新民主主义的祖国的建设而共同奋斗”。司徒美堂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说,协助政府建设好祖国,是华侨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侨胞在新政府切实保障华侨正当权益号召下,一定会踊跃投资,返到祖国来”。
在这次会议上,有着“华侨政党”之称的致公共党,心系海外华侨,深了解华侨漂泊海外的心情和处境,了解华侨与祖国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因此以党派名义递交了名为《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实行护侨政策案》陈其尤代表中国致公党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的提案,开创了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先河。这份提案也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的第一件党派提案,对于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保护华侨的生命财产和人身自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陈其尤等致公党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致公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积极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时期,海外侨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讲究“落叶归根”,现在强调“落地生根”。一些海外华人的后代为摆脱所在地“少数民族”的身份,逐渐远离中国文化,表示出对居住国主流文化的亲和。
如何鼓励帮助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融人当地的主流社会,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中间世代传承,这是与“侨”、“海”血脉相通的致公党人一直在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大课题。
“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及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感,是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独特资源和优势。侨胞要在国外生存发展,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中间世代传承,这对于维护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原主席罗豪才一语道出了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04年致公党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海外侨务工作,促进华侨华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侨务资源联系起来,并建议将区域文化列入国家长期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给予重大支持。这项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5年3月6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侨联组、致公党组举行了联组讨论,罗豪才在讨论会上发言指出,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是语言文化的传承,这是凝聚侨心的重要精神维系。他说,维持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关注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维护他们的权益。在最近海外中国人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侨务部门尤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即使是老问题,在新的情况下也要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观。察和考虑,比如人才问题、华侨农场问题、侨房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涉及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政策是严肃的,但侨务工作者在实施时要灵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功的经验要加以推广。罗豪才强调,对于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影响到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五侨”一定要合力解决。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共同推动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政协的宗旨就是联合、团结,侨务工作在海外也要积极推动大联合、大合作,同时侨务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
既然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是语言文化的传承,华文教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致公党人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加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文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日益显现,世界范围内正逐渐掀起一股“中文热”,海外华文教育开始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致公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近几年来,致公党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及广大党员的渠道优势和工作热情,围绕海外华文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工作,如培训华文师资、开设文化讲座、提供华文教材、输送文学著作和影视作品、为青少年开办夏令营等。
2008年,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更加扎实地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问题,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国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对目前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详细对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