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曲折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2912
  • 作      者:
    黄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曲折探索(第1卷)》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开国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祖国大陆的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反”、“五反”运动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毛泽东对炮击金门的效果颇为欣赏:“你看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我就没有料到现在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现在当然没有战争,但是这种在武装对立的情况下的紧张局势也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炮击金门所导致的台海危机反映出中苏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分歧,赫鲁晓夫对此不能容忍,决定给中共一些颜色看,其表现是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一年以后,苏联又采取撤走技术专家、撕毁经济合同等更为极端的措施。
    与此同时,为实现对美缓和战略,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会谈后发表了公报。在中共领导人看来,这一举动无疑反映出苏联领导人热衷于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企图。
    访美结束后,赫鲁晓夫赶到中国参加新中国国庆10周年庆典活动。9月30日晚,他在中方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应当对当前局势有现实的看法和正确的理解。这当然绝不是说,既然我们这么强大,就应该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民将不会理解,也绝不会支持那么想这么干的人。”
    这番话当然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快。不仅如此,在10月2日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还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缓和对美关系等等。毛泽东当即给予了严厉驳斥,认为美苏合作违背了中苏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赫鲁晓夫要求中国缓和对美关系,
    然而,毛泽东对炮击金门的效果颇为欣赏:“你看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我就没有料到现在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现在当然没有战争,但是这种在武装对立的情况下的紧张局势也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炮击金门所导致的台海危机反映出中苏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分歧,赫鲁晓夫对此不能容忍,决定给中共一些颜色看,其表现是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一年以后,苏联又采取撤走技术专家、撕毁经济合同等更为极端的措施。
    与此同时,为实现对美缓和战略,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会谈后发表了公报。在中共领导人看来,这一举动无疑反映出苏联领导人热衷于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企图。
    访美结束后,赫鲁晓夫赶到中国参加新中国国庆10周年庆典活动。9月30日晚,他在中方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应当对当前局势有现实的看法和正确的理解。这当然绝不是说,既然我们这么强大,就应该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民将不会理解,也绝不会支持那么想这么干的人。”
    这番话当然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快。不仅如此,在10月2日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还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缓和对美关系等等。毛泽东当即给予了严厉驳斥,认为美苏合作违背了中苏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赫鲁晓夫要求中国缓和对美关系,艘航空母舰为首的大量舰只。艾森豪威尔甚至怀疑毛泽东背后有苏联人撑腰,但是他想错了。苏联也只是在炮击发生3天后,才从中国外交部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通报。直到美国发表《新港声明》,宣称有义务保护台湾不受武力侵犯,甚至考虑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下,赫鲁晓夫才公开发表了他给美国总统的信件,表示了强硬的立场。
    对于这次炮击金门的用意,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5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美国同国民党订立了共同防御条件,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两个包袱也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蒋军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炮击金门使赫鲁晓夫非常恼火,其原因在于:第一,作为盟友,事前苏联丝毫没有得到这次行动的消息,事后还要为此承担责任,中国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被赫鲁晓夫视为对盟国的蔑视和侮辱。第二,毛泽东有意向苏联显示中国可以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无须向别人请示或与别人协商。第三,炮击行动本身表明,中国不赞成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毛泽东认为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第四,中国拖延向苏联提供在台海危机空战中获得的一枚美国“响尾蛇”导弹,并拆除了上面的一个关键部件。这一切,都使赫鲁晓夫有理由感到愤怒,在他看来,毛泽东根本无视中苏同盟的存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共同纲领》的制定
三、开国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四、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章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祖国大陆的统一
二、抗美援朝
三、土地改革
四、镇压反革命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四、“三反”、“五反”运动

第四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的起步
三、粮食统购统销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五、前进中的曲折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章 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二、中共八大召开
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创立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

第七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大跃进”运动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毛泽东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五、庐山会议,从纠“左”到“反右”

第八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
二、“七千人大会”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三、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四、对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探索

第九章 “反修防修”运动的开展
一、中苏论战
二、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四、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的形成
一、《五一六通知)
二、毛泽东的一张“大字报”
三、“一月风暴”与“二月逆流”
四、刘少奇冤案的铸成

第十一章 林彪集团与“九一三”事件
一、中共九大的召开与林彪集团势力的膨胀
二、“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三、从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到“九一三”事件
四、稍纵即逝的转机

第十二章 外交战略的转变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一、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三、中日建交

第十三章 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
一、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
二、以铁路为整顿的突破口
三、全面整顿的开始
四、突然刮起的“批邓”风

第十四章 “四人帮”的覆灭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灾难深重的1976年
二、党中央接班人之争
三、10月6日的惊雷
四、解决“四人帮”余党,稳定全国局势
五、揭、批、查“四人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