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革忆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6089
  • 作      者:
    于光远,杜润生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于光远,男,1915年生,上海人。原姓郁,名锺正,于光远是入党后起的名字。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1915年7月出生。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大学财经系任教。1948~197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于光远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团体的理事长或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忆事》“国事篇”,由于光远、杜润生、吴象等30多位重大决策、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钩沉史实,或亲笔,或口述,定格决定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的关键瞬间,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具有极强的历史资料价值;《改革忆事》“家事篇”,由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士留下生动的生存档案,或详述,或碎片,但求真实准确,见微知著。2008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30年来与改革开放兼程共进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者、研究者、记录者,得以真切回顾这一激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沸腾岁月。
展开
精彩书评
    《财经》始终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理念,以新闻的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视角,以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的身份,持续关注、报道影响中国及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闻媒体……《财经》杂志丛书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它对热点问题的犀利剖析促进了净化中国市场环境的努力,而且对于提升中国传媒界的职业探索和专业素养也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财经》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完美处方。它努力做的,不过是在每一重大事件中运用独立判断能力,忠实记录时代和历史,而且一以贯之。我以为,这是《财经》与中国社会在它们共同的演化中求解中国问题的可靠途径。
    ——北京大学教授,《财经》学术顾问  汪丁丁
展开
精彩书摘
    不堪回首的年代
    那个年代留下的不仅是贫穷,还有产生贫穷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相互依存的
    在即将过去的30年间,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发生的?也就是说,中国这场变革的初始状态是一个什么样子?弄清这一点,对于了解中国这场变革的起因,理解这一历史进程的实质并展望其未来走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当年的新闻记者,我曾经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那个年代的真实面貌,也在不断的记录和思考中,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意义。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之弊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将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几万万人遵照一个指令工作的大机器”。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这个体制在改革初期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农业方面,时至毛泽东同志逝世时的1976年,以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为主,还有2093个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据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和张思骞所著《1980年的中国农业》的数字,1980年,全国有农村人民公社5.4万个;参加人民公社的有1.7亿户,8亿人口,3亿劳动力;农村私营经济基本绝迹,一切土地都是集体种植。
    在工业总值中,《中国统计年鉴1984》公布的数据是:1979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占81%,集体所有制工业占19%,没有私营工业。1978年的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占90.5%,集体所有制商业占7.4%,个体商业只占0.1%,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占2%。1978年年底,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745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8.4%,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204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6%。
展开
目录
总序
改革30年:还原真实情境
国事
不堪回首的年代/杨继绳
粉碎“四人帮”与历史转折/韩钢
追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吴明瑜
耀邦同志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前后后/胡德平
“真理标准”讨论与平反冤假错案/戴煌
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于光远
叶剑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起草始末/叶向真
邓小平为资本家“摘帽”/阎阳生
从两个“不许”到“伟大创造”/吴象
五个“一号文件”出台始末/杜润生
为中央农研室“打工”/吴镕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拨乱反正/薛小和
制定“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顾昂然
首钢承包试验/林凌
价格“双轨制”改革的由来/徐景安
对巴山轮会议的回顾与思考/赵人伟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秘密/王小鲁
“马丁事件”始末/李禹兴
立法“民告官”/江平
价格改革:经济改革中的一步险棋/杨继绳
将证券市场引入中国/王波明
“皇甫平”文章引发的一场思想交锋/周瑞金
从分税制到公共财政/项怀诚
刑诉法风雨修改路/陈光中
卡在“玻璃门”外的“非公36条”/保育钧
何时能开一代民主新风/钟沛璋
智慧老人杜润生引领民主二三事/张木生
舆论监督的风雨苍黄/范以锦
家事
小平恩泽未敢忘/丁运时
生产队长·“卢员外”·会长·董事长/卢国欣口述  卢怀谦整理
一只呢绒袜/戴自弦
耕地·扬场/王守兵
告别代人写信的日子/陈开心
我的20年旅游生活/李悦
改革思辨录
农村改革的创新与突破——纪念中国农村体制改革30周年/郭书田
物权法的意义和阴影/江平
跋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