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市场无法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经济,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收入差别和收入分配不公平。在完全的市场调节下,由于个人拥有资本和运用资本的能力不一样,必然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任其发展就会形成两极分化。这就需要政府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尽量实现社会公平。政府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政策有社会救济、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我国对下岗工人的补助和政策性优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都是政府运用再分配政策保证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
第五,市场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不仅会带来低效率,而且也为经济活动中的欺诈、蒙骗提供了条件,其结果是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和消费者利益的损失,这就需要政府担当起应尽的职责,进行必要的信息梳理和行业监管。比如质量监督局、消费者协会都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而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弥补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低效率。
由于以上问题、不足和缺陷的存在,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在经济运行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灵,这就需要国家干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加以协调、弥补和矫正。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为什么逐步加强对经济运行干预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政府调节要注意与市场环境相适配,不能矫枉过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上讲,既不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一般的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这种特殊的国家干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突出的表征,蕴涵着通过外部条件抑制市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