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动态能力理论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但也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的概念较为抽象,似乎找不出现实的“对应物”,而且动态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这一论断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面对这些质疑,艾森哈特和马丁(Eisenhardt&Martin,2000)、佐罗和温特(Zollo&Winter,2002)、蒂斯(2007)等进一步讨论和界定了动态能力的内涵,从而有效的回应了上述问题。遵循战略管理对能力的一贯理解,艾森哈特和马丁从流程和组织惯例(Routines)的角度理解动态能力,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应对或创造市场变革的流程,这一流程包括获取、整合、重置和释放资源等。动态能力也就是随着市场涌现、碰撞、分裂、演化和消亡的企业用以获取新的资源配置的组织或者战略性惯例。按照艾森哈特和马丁的理解,这些流程和惯例实际表现为“最佳实践”,如开发产品、战略联盟和收购等企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最佳实践”。显然,这些“最佳实践”都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证基础。尽管每个企业形成“最佳实践”的路径可能不同,但行业内的众多企业都会形成类似的“最佳实践”,因而最终“最佳实践”在企业间的分布可能不会是异质的,这就违反了资源基础观中一个最基本的假定。从这一推理出发,艾森哈特和马丁认为以“最佳实践”为外在表现的动态能力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源于动态能力对企业资源基础(Resource Base)的不断改变,动态能力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Eisenhardt&Martin,200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