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87567
  • 作      者:
    尹国俊著
  • 出 版 社 :
    兵器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尹国俊,吉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浙江省国际贸易学会理事、浙江省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创业投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来自日本的启示(04CJL018)”、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在华外国风险投资运行模式及其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影响研究(11YJA790191)”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在《财贸经济》《科研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并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
展开
内容介绍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的研究思路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基础上,提出产权缺损的分析方式,分析产权缺损的经济影响,并把这一分析运用于我国创业资本的研究,认清我国创业资本的本质特征和症结所在。在深入分析我国创业资本产权缺损的制度成因后,提出制度创新的方向,得出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围绕这个思路,《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采取规范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资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可供创业投资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参阅,也可供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还应该注意的是,定义中包括了私人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部分,而且在现实中这部分资本往往在创业资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在以后的数据中也必然包括这部分内容。但为了说明问题,分析中我们将创业资本限定在组织化的创业资本范围内。
  (2)创业资本产权结构的构建
  明晰的产权就是财产权利有具体、明确的载体,要求“落实到人”。这种具体而明确的产权制度是确保市场主体行为理性化、合法化的基础。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引导资源向利益最大化场所转移的制度,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拥有财产的人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认为有利于自己财产增值的判断。这种合理预期的形成是个人对其产权关系负责的必然结果。在产权结构中,无论是谁投资,拥有剩余索取权是他行使产权的关键。企业的创新乃至扩张,实质是产权市场交易的扩大和产权价值的提升。
  第一,创业资本产权构建的基础:高度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
  创业资本市场是私人股本市场中专门投资于创业期企业的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可分为非正式的创业资本市场和有组织的创业资本市场。前者也称为私人创业资本市场或天使创业资本市场,是指一些富有的个人或企业直接将其资金投入创业企业,投资过程没有系统的职业中介机构的支持和帮助;而后者则是由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收集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再投入创业企业中。不论是哪一种资本,它们共同的运作特征是投资周期较长、着眼点是未来的高利润、选择投资组合并进行灵活操作,只有具备良好的产业与金融背景和投资战略眼光的人士进行专业化的运作,而且这种运作又应该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更加关键的是,在投资的初期,创业投资企业进行项目运作时,现金流经常是负的,外部人很难从会计账目上看出项目运作的前景和创业投资企业管理人的真实业绩。这样的特征使创业资本的运作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信息不对称,另一个是委托代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基于产权制度的视角
(一)产权的经济价值
(二)创业资本融资的制度安排
(三)创业投资组织机构的探讨
(四)创业投资管理契约的研究
(五)创业投资退出的制度安排
(六)创业投资制度环境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我国创业资本的产权缺损
一、产权缺损的含义
(一)一般分析中产权完整性假定
(二)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权缺损
(三)创业资本产权配置及其考察
(四)案例:当当网的剩余控制权之争
二、创业资本的筹资特征与产权缺损
(一)我国创业资本的筹资特征
(二)出资人对创业资本产权的侵蚀
(三)案例: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构建
三、投资运作中的产权缺损
(一)投资对象选择的偏差
(二)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关系扭曲
(三)创业投资企业管理人增值服务缺位
四、退出环节中的产权缺损
(一)可供选择的退出方式
(二)资本退出与产权价值的实现
(三)退出的制度性障碍

第三章 产权缺损对创业资本的影响分析
一、产权缺损条件下的创业资本活动规模
(一)产权外部收益内部化的成本
(二)创业资本活动的边际分析
二、创业资本组织的激励与约束
(一)产权组织效率的测量
(二)创业资本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组织机构的比较
三、创业资本的动员效率
(一)出资人的逆选择
(二)不稳定的创业资本来源
四、创业资本配置效率
(一)价格管制的非效率均衡
(二)产权缺损与创业资本贬值
五、创业资本的循环效率
(一)创业资本的循环效率
(二)我国创业资本退出渠道考察
(三)创业投资项目的退出效果
(四)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收入
六、产权状况影响创业资本运营绩效的国际例证——美国、日本比较分析
(一)美国创业资本的运营及其产权构建
(二)日本创业资本运营及其产权制度构建
(三)美国与日本创业资本运营绩效比较
七、案例
(一)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的危机
(二)记忆中的瀛海威:卡在中兴发喉咙的鸡肋

第四章 制度安排与我国创业资本产权缺损的形成
一、创业需求抑制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一)对制度变迁的理解
……
第五章 我国创业资本制度的目标模式与创新特征
第六章 我国创业资本制度创新的政策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