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国不是榜样
一 中美的“第一次握手”
当华盛顿宣布美国独立的时候,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正在江南游山玩水。第一个美国商人驾驶“中国女王号“来到中国,非常谦卑地用美国人参和海獭皮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时中国对美国商人的“第一印象”很好,至少没有敌意,素质明显高于当时傲慢的英国商人。
美国为了独立而与英国开战的时候,清朝的乾隆皇帝正忙于下江南。美国真正独立一年后,乾隆皇帝完成了六下江南的心愿。应该说,美国独立这件事情,当时对于中国几乎没有影响。虽然美国独立对于欧洲影响很大,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人也不知道这一事件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很少有人在当时就意识到,美国独立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的意义,其实是后来才添加进去的,因为美国后来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如果美国没有今天的地位,美国独立这一事件的意义可能还不如20年后的海地独立,因为,那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属于黑人的独立国家。如同很多伟人,他们的出生其实和任何普通人一样平凡。在他们没有成为伟人的时候,关于他们出生的那点事情,其实毫无魅力。但是,一旦他们后来成为了伟人,出生的故事就会被改写,例如,伟人的母亲踩了一个神人的大脚印,或者看到一颗有神性的星星钻进自己的身体,或者还有其他神人感孕的奇迹。因此,伟人常常没有父亲,是神赋予其使命而降临人间,甚至就是神的化身。美国独立也如此。当年很多极为平凡的事情,到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才化作追忆中的奇迹和神话。
美国独立时,中国对它没什么了解。反过来,刚独立时的美国,对于中国也同样缺乏了解。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对于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美国当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和欧洲事务方面,对于远方古老的中国,美国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影响少数美国商人前往中国赚钱。乾隆第六次下江南那年,一艘美国商船来到中国的广州。这艘船的名字很有意思,它叫“中国女皇号”。这个船名既显示了美国对中国友好的一面,也显示了对中国无知的一面。美国当时主要面对的是强大的英国,由于英国有女王,他们也想当然地认为强大的中国也有女皇,“中国女皇号”含有向中国女皇致敬的意思。他们刚到广州的时候,以为英国老大在世界上很吃得开,便试图沾英国的光,向广州的中国商人谎称自己是英国人。虽然英国和美国当时有仇,但是,为了赚钱,他们并不记仇。然而,他们发现中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立即改口说,自己其实是美国人。这大概是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美国。
“中国女皇号”来到中国冒了一定的风险。为了对抗英国海军对美国的海洋封锁,“中国女皇号”的船速相当快,它既可以逃避英国海军的拦截,也可以在海上干一些海盗的勾当。当时美国的海船几乎都从事海盗活动。独立战争期间,这些海盗船在爱国的名义下,改了一个称呼,叫做“私掠船”。“中国女皇号”来到中国广州之前,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在美国本土出生)史料记载的只有2个。而“中国女皇号”的船主,其实是一个法国人,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
用什么东西与中国交换,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其他美国人没有开船来中国,很可能就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件事情。“中国女皇号”的船主,以前当过水手,在世界很多地方跑过,他找了两样中国人可能会喜欢的东西,一是美洲人参,二是海獭皮。中国人确实挺喜欢,据说在美国6美分收购的一张海獭皮在中国可以卖到100美元。“中国女皇号”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运回美国,赚了不少钱。
美国人贩卖的是中国的绿茶,称之为“能把水变绿变苦的树叶”。美国商人向美国百姓宣传说,这种树叶可以治很多病。英国人因为卖红茶,便说美国人是土老帽,根本不懂茶叶。广州十三行的一个商人,送给“中国女皇号”船主一只鹦鹉。这只中国鹦鹉后来从美国“主人“那里学会了一句美国话:“干活了。”
应该说,尽管当时中国与美国之间,相互并不怎么了解,但双方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至少没有敌意。而且,双方都发现对方可以使自己赚钱。在此后几十年里,广州的中国商行评价所有外国商人时说,美国人最恭顺。6年后,来自中国的货物已经占美国全年进口货物的1/7。再过两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清单上,与美国的贸易量仅次于英国,占第二位。但是,美国人的“恭顺”也不能全当真。中国人很快发现,美洲人参的药用价值并不高,于是,美国商人失去了一个可供交换的重要商品。为了填补商品清单,美国商人开始与英国商人一起向中国贩卖鸦片。当然,美国商人向中国贩运鸦片的数量,与英国相比要少得多。林则徐禁烟之后,美国人的态度也不像英国人那么恶劣,甚至还有美国人帮助过林则徐。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现场,共有4个外国人观看,都是美国人,林则徐对他们也颇有好感。因此,中国人对鸦片贩子的愤怒,主要集中在英国人头上。
美国建国后,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民间贸易关系,美国政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向中国派一个具有官方色彩的办事员。这一贸易关系对美国的作用,可能比对中国的作用更大。当时还没有巴拿马运河,美国也没有向西拓展到太平洋海岸,美国东海岸的商船,要前往中国,不得不绕很大的圈子。而且,海獭多产于现在美国的西北部,因此,为了与中国的贸易,美国出现了最早向西部探险的人,成为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先驱。孤悬太平洋中的夏威夷,之所以后来成为美国的领土,一个重要原因是,夏威夷成为美国与中国贸易的海上中间站。由此,可以看到两个问题:一是,与美国向外发展相比,中国大致属于守株待兔;二是,当时的中国并不像现在有些人说的那么糟糕,也没有闭关锁国。当时的欧洲国家与中国做生意几乎都获得暴利,中国当时在世界体系中的富裕程度,差不多就像现在的美国,可能还要更高。但是,富裕的中国与当今美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并不只是靠消费来支撑对外贸易,中国有大量欧美需要的产品,直到中国的独特产品被西方人取代,中国才真正地衰落。
中国人最初对美国人的印象是不错的。与其他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确实比较喜欢美国人,这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美国人最初的印象。后来,中美之间的不愉快也多了起来,如美国商人越来越多以后,有些美国商人开始赖账,而中国人很看重信用,因此,中国商人不愿再给美国人赊账。但是,由于中国经常被英国欺负,而美国与英国打过仗,因此,中国对美国的好感,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人对于中国印象的改变,大致始于鸦片战争之后,他们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终于战败了,虽然美国舆论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同情,但是,“中国女皇号”当年向中国表达的敬意,慢慢变成了傲慢的轻视。这个转变多少也可以看出些美国的势利。此后不久,美国迫使中国接受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的第一次严重伤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阶段,不愉快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总的来说,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对中国的伤害不算太大,有一段时间,两国的关系还比较友好。当旧金山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出后,大量中国人前往加利福尼亚。由于加利福尼亚地区地广人稀,最初,华人在那里非常受欢迎,而且也受到了尊重。第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国人容闳,在这一时期内,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虽然容闳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依然回到中国,加入向西方学习以图自强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的热潮中,1872年,为了向美国学习,清朝政府开始向美国派出“幼童”留学生。这些中国孩子在美国的学习非常出色,其中包括后来在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然而,正当中国兴致勃勃地要向美国深入学习的时候,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排华事件。这一恶劣的种族主义行为,令中国人难以接受,向美国深入学习的行动被迫中止。此后,中国的留学生主要转向日本。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军事行动美国也参加了,但是,在战后赔款问题上,美国获得了不少中国人的好感。美国将庚子赔款用作办学和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费用。中国当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就是这一项目的结果。获得庚子赔款经费而赴美留学的人中,后来最著名的是胡适。美国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的这一举动,对于后来的中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其实,这个影响较早前就开始了。自从1830年第一位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美国就很注意从文化和感情上拉近与中国人的关系。那时的美国传教士从美国请来医生,免费为中国人看病,确实博得了中国人的好感。此后,美国传教士还在中国办学。日后在中国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精英,很多都出自这些美国人办的学校。“庚子之变”几年后,190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将庚子赔款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计划,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成型的。
美国非常注重在中国发展教育,一是在中国本土办学校,二是吸纳中国留学生。1949年以前,中国接受现代教育的人中,直接和间接地接受美国思想的人非常多,范围涉及各行各业,例如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们完全介入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知识阶层和社会上层形成了明显的亲美倾向。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也以华盛顿为榜样,并毫不隐瞒地称赞美国。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早年派往日本的留学生也很多。但是,由于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并且始终不肯向中国诚恳认错,使得亲日势力在抗日战争以后就不再有什么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赴日的留学生也不少,但由于历史关系,亲日势力在当今中国很难产生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开罗会议时,美国将蒋介石也纳入其中,中国俨然因为美国而成为美英苏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又将中国纳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甚至还打算将琉球也交给中国,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走得很近。总体来看,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近代历史中,美国最成功地在中国培养了亲美的倾向,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商阶层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