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9062
  • 作      者:
    林世选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国民素质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国民素质论》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这一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国民素质的指义、结构、特征及养成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国民素质提高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同构、共进的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已经成为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民素质发展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等,对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x    第一章  导论<br>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述评<br>    一、国内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br>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作了全面部署,更使得和谐社会建设成了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总括起来,学术界、理论界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和谐社会的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以及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主题展开。<br>    1.关于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从计划到市场、传统到现代、农业到工业、封闭到开放、落后到先进的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能否有效地回应这些挑战,顺利渡过转型期攸关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健康的现实要求。<br>    2.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学者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合”、“和为贵”等和谐思想,西方学者的和谐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党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学者们普遍认为,和谐社会从一种社会建设的理念发展到执政党的治国方略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中共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出的结论,是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现实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决心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br>    ……
展开
内容介绍
    国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特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它具有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发展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协调性与非协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等特征。国民素质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在它养成的过程中,社会的制度、道德、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个体的“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均衡发展和有机循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实践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br>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对包括人的素质在内的人学研究一直是思想家关注和探索的焦点,形成了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学术流派和理论体系。我国古代文化向来以研究人性见长,儒家提出了人性善和道德至上的主张;墨家提出了朴素的博爱、和平、互利、互惠的思想;道家提出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理念;法家提出“人性恶”和“道德无用论”的学说。我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人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传统国民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反思批判,梁启超提出了“鼓民力、启民智、新民德”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路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发出了以民主科学的精神改造传统的国民性、以民主科学的知识提升国民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呐喊。西方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自然主义的人性论、理性主义的人性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社会人”的观点。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创建了宗教人学,以上帝的观点来解释人及一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以人的本体论反对神的本体论,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拒斥神权。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现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以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存在人”的文化理论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现代人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br>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导我国国民素质发展的重要思想。它包括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两个方面。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做出了符合中国特点的发展。毛泽东提出了又红又专、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国民素质基本标准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素质建设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四有”新人的国民素质培养目标、发展生产力是国民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发展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国民素质提高的直接途径的重要思想。江泽民提出了紧扣时代主题,建构国民素质结构的新内容和新途径,以及国民素质提高与社会发展是双向互动关系的重要论断。胡锦涛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国民素质体系及其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并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国民素质提高的着力点的时代命题。<br>    国民素质具有历史继承性和路径依赖性。传统国民素质既是现代国民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又是国民素质快速发展的包袱。我国传统国民素质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首先,身体素质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因为民族大融合而得到明显改善。其次,国民心理素质总体上的实用主义和犬儒主义的心态,但也存在个别时期的人性张扬和人格独立。最后,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近代性因素的逐步出现。传统国民素质具有积极因子或现代特质,它们是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  “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至上”思想,“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国家至上的整体观念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不同事物和平共处的“和合”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和“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积极人世精神等。同时传统国民素质也内生了主体意识缺失、以孝治国、整体和实用的思考模式、官本位意识、小农意识等消极因素。在新的时期,因应时代的需要,传统国民素质的积极因子要进行现代转换,消极因素要进行彻底改造。    国民素质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影响。我国从农业到工业、计划到市场、封闭到开放、传统到现代的全面的社会转型极大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改善,但也带来了诸如体质上的亚健康、心理上的病态、思想道德上的滑坡、文化素质上的偏低、科学精神上的弱化、人文精神上的缺失等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国民素质还没有实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原因在于:一是国民健康意识淡漠,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社会转型的伴生物型塑了国民的功利化、浮躁化、虚假化、粗俗化、迷茫化的心态;三是经济落后制约了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四是民主法制建设滞后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升;五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弱化了道德的威力;六是人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威胁了国民的身体健康。<br>    国民素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是共生共长、互构互建的。首先,国民素质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条件和保障。表现在:国民素质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条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是促进和谐社会生态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民素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前提。表现在:政治和谐为国民素质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和谐为国民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和谐为国民素质发展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人与自然和谐为国民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br>    国民素质发展目标是国民素质发展的核心。科学的国民素质发展目标应该是:首先,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次,具有现代个性力、人格力、适应力、承受力、应激力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再次,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知识结构体系于一体的科技文化素质;第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市场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开放和世界意识、民族和爱国意识等集于一身的现代思想政治素质;第五,具有较强的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运用特种技术的能力素质;第六,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的家庭美德。最后,具有扎实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文明素质。<br>    途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途径有五个方面。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民主法治意识,完善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政治基础。再次,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文化道德基础。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培养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生态基础。最后,树立完善人性、避免异化、增进福祉、公平正义的终身学习理念,建构由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社区分工合作、监督制衡的终身学习体系,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br>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述评<br>    一、国内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br>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作了全面部署,更使得和谐社会建设成了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总括起来,学术界、理论界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和谐社会的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以及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主题展开。<br>    1.关于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从计划到市场、传统到现代、农业到工业、封闭到开放、落后到先进的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能否有效地回应这些挑战,顺利渡过转型期攸关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健康的现实要求。<br>    2.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学者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合”、“和为贵”等和谐思想,西方学者的和谐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党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学者们普遍认为,和谐社会从一种社会建设的理念发展到执政党的治国方略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中共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出的结论,是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现实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决心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br>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述评<br>第三节  理论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br>第二章  国民素质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养成规律<br>第一节  国民素质的内涵<br>第二节  国民素质的结构<br>第三节  国民素质的特征<br>第四节  国民素质的养成规律<br>第三章  国民素质思想的历史渊源及现代形态<br>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及其素质的探索<br>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传统国民素质的反思与批判<br>第三节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追问<br>第四节  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思想家关于人的素质的思想<br>第五节  现代西方多元化的人学理论<br>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和理论<br>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人的素质的思想<br>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br>第三节  邓小平关于国民素质的理论<br>第四节  江泽民关于国民素质的理论<br>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国民素质理论<br>第五章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历史考察及其现代价值<br>第一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历史演进及动力机制<br>第二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现代性特质及其现代化<br>第三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消极因素及其改造<br>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国民素质发展失衡现象及分析<br>第一节  当代国民素质发展的整体评价<br>第二节  当代国民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br>第三节  制约当代国民素质发展的因素<br>第七章  国民素质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br>第一节  国民素质发展状况支撑着和谐社会的建构与运行<br>第二节  和谐社会建设规定着国民素质的发展与指向<br>第八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民素质发展的目标<br>第一节  现代国民身体素质发展目标<br>第二节  现代国民心理素质发展目标<br>第三节  现代国民文化素质发展目标<br>第四节  现代国民道德素质发展目标<br>第五节  现代国民基础文明素质发展目标<br>第九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国民素质发展的途径<br>第一节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br>第二节  政治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br>第三节  内在动力: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r>第四节  主要措施: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学习体系<br>第五节  重要条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br>后记<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