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就兴起于这样的环境中,因此它自称“真道”,指责其他道法都是“伪伎”、“邪道”。稍后出现的天师道也是如此,自称“正一盟威清约正教”,要斩鬼杀神、正法明威,态度十分强悍,革命的架势颇为显眼。
所谓正一,即“真正唯一”之意,其教法当然与其他道法或流俗奉祀鬼神的态度甚为不同。可是其他的道法也同时在社会上流行着,一般人未必能十分明确地区分其间的差别。何况,千万年的传统、鬼神崇拜的信仰,更非仓促之间即能改变,人们既接受太平道天9币道教人行善积德的讲法,也维持其原有的福报鬼神习惯,乃是十分常见的事。巫俗道法,与新的教义折衷糅合,混在生活中,一点也不稀奇。即使是正一道士,要在社会上生存,也常不免被这个社会改造了,把一些原先属于正一道所反对的东西,从俗从众,纳入了正一的体系中。这就是后世道教中竟可以看到那么多原先被斥为“伪伎”、“邪道”,如占卜、杀牲献祭、培胎炼形、附身、还精补脑房中术等等的缘故。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道”的混杂性。太平道、天道、谷道、阴道、帛家道、上圣杂子道等,本来是各行其是、各道其道的,彼此差异甚大。直到南朝齐梁时期,上清道还在《真诰》中批评“帛家道血食生民,逋愆宿责”,意思是说帛家道常以祭祀鬼神来逃避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可见它们是极为不同的。此外,方仙道专讲如何寻求不死之药以成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讲中黄太乙之道的,却杀坏神坛,不拜鬼神。其道南辕北辙,虽都称为道,但在道的通名之下,各自为政,泾渭不同流,倒也脉络井然。
可是汉末佛教传进中国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佛教是一个宗教,我国本土这些道却不是一个教,而是各家不同的道法。因此在和佛教相对称呼时,就只好称它们是“道家”。
这时,“道家”并不是指早期用来和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相区分的道家老庄,而是指这些道法,如《晋书·王献之传》“道家法,应首过”,刘勰《灭惑论》“道家之妙,妙在精思得一,而无死入圣。佛家之妙,妙在三昧通禅”,《抱朴子·黄白》“道家所至密至要者,莫过于长生之方”等都可证明古人是以“道家”来总括指称这些道法,以与佛教佛家对举称呼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