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称《圆觉经》,经名中的“圆觉”,是“圆满觉性”的意思,此经是讲述如来境界,阐扬万法实相是本来圆满觉性的经典。
大乘佛法说,觉悟有圆满与不圆满的差别,佛的觉悟是最圆满的。《圆觉经》所阐明的重要教法是: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而觉性也周遍法界。觉性不只是一般的见闻觉知,甚至没有思想的物质——能量的聚合,都是觉性的显现,都是圆觉妙心的流露。所以,众生与佛都在大觉中。然而,众生迷惑于根尘识的识境,不知自己与佛同具觉性的平等法性。大小乘皆同意证悟涅槃时,是根本智觉悟涅槃寂静无生,证无生之智当然不是生灭法,因此,此智非证时新生,乃至迷时(本不曾迷)亦不曾失去。迷时的心虽不知有此智,却未曾离开过此智。此能证悟无生的根本智,在大乘经典称为“大圆镜智”,本经说是遍满法界的“本具圆觉妙心”。
近代人把大乘佛法分为唯识、中观、如来藏三大体系,本经被归为如来藏体系的经典。如来藏的教法认为,根本智非后得——本有圆觉妙心,此心此智非因非缘——真如不动。然而,此智非无又非新生,于世俗应称为有。或许如来藏经典较晚传出,于是,近代以来有的佛教研究者认为《圆觉经》是后期大乘论师杜撰,“非佛说”。然而,中国佛教历代禅宗及天台宗祖师,最推崇如来藏教法;藏传佛教教派中的宁玛、萨迦、噶举、觉囊等派的高僧大德的论著,都一致推崇如来藏教法的见解,认为是最了义教。对于修行人与有些佛教研究者对于如来藏和本经的不同看法,我个人认为,佛法应以修证者的体验心得为依据。有些佛教研究者研究经论不是以修行为目的,其研究的结论,不适合作为修行者抉择佛法的依据。
在解说如何转迷成悟方面,无著成立唯识宗,依佛在唯识经典所开示的阿赖耶识,来建立宇宙人生的因果,认为阿赖耶识是众生均有的,阿赖耶识显现的共业境界是各自互相无交涉但同步的境界,在说明解脱及成佛的道果次第时,则建立转识成智。龙树成立中观宗,则依佛在般若经典所开示的般若性空,建立二谛解说,认为世俗谛缘起性空,胜义谛离言毕竟空,多破邪见,少说修道次第。如来藏教法正如经文所说:“是经唯显如来境界”,直显佛智及其所证离言智境,不需宣讲唯识的转识成智,也没有中观的破邪显正,只需离妄则真显。此不可思议的佛境界只有利根菩萨才能证知,佛境界绝非思想体系,诸佛智境非人类所能思议,但不容置疑。因此,在阅读本经时,应当如敬佛一般,敬重本具光明、遍满法界的自心。
若你确信万法本是圆觉妙心所显,当你阅读这本讲记时,别忘了当下这一刻,你正在自导自演自看此圆觉妙心,乃至本经也是心的显现,也是业力因果精彩演出“我在读经”。你今生来此,本是庄严微妙的人生戏,亦称为不可思议的业力,本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戏名叫人生,导演叫妙心,主角叫凡夫。
当你一页页翻阅时,别忘了,不是经的内容不可思议,而是在一个更深层次上,是你演得那么不可思议,精彩无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