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佛之说:人生智慧与心灵感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005088
  • 作      者:
    何者明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佛(禅)所说的一切思想理念,都是从人心出发,然后又回归人心,“万法唯心”,人心支配人性,意识决定行为,所以——
  以“正心”建立自我,建立人际;
   以“本心”护诚信,呵护善德;
  以“安心”平衡心态,平衡意志;
  以“清净心”获得宁静,获得健康;
  以“发愿心”扩大人缘,扩大福报;
  以“慈悲心”热爱人类,热爱所有生命;
  以“感恩心”回报他人,回报整个世界;
  以“忍耐心”应对困难,应对生活;
  以“精进心”追—粪理,追求进步;
  以“觉悟心”看待人生,看待得失。
展开
精彩书评
  “撷取佛教及禅宗思想精华,转化为现实生活智慧力量”。
  日出东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佛学家 赵朴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佛说因果
  多播善的种子
  “有因,必有果。”佛教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宇宙间不存在绝对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既有同时的依存关系,又有异时的依存关系,从而构成各种因缘。
  什么是同时依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师父为主,那么师父就是因,弟子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弟子为主,那么弟子就是因,师父就是果。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
  什么是异时依存的因果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说,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的“因果规律”。
  佛教说“因果报应”,凡事你种什么样的因,就结出什么样的果,每个人在世间犹如农夫一般,都有一亩田,你种下什么,就会结出什么。若是种了恶因,就会结出恶果。在佛经中,有一则故事:
  中印度懦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某天黄昏时,波斯匿王前往一个名叫“祗树给孤独园”的地方,拜访佛陀。
  佛陀看到波斯匿王全身都是尘垢,就问:“国王,您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刚从婆提老者的家里过来。他不久前去世了,由于家产无人继承,必须归入国库,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光是黄金就有八万斤,其余不用说了。可是,他平时为人十分吝啬,生活过得很寒酸,生前虽然有很多财产,可现在却两手空空地走了。”
  佛陀叹息了一声,说:“真可惜啊!”波斯匿王问:“佛陀,婆提老者孤单一人,平时守着家产,生活很节俭,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很破旧,吃的更不用说有多差了。佛陀,依您的慧眼看,他离开人间之后,现在去了哪里?”
  佛陀说:“他已经堕落啼哭地狱!”
  波斯匿王听了,叹了口气,说:“他那么有钱,死后却堕落在啼哭地狱,岂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说:“是啊!我才说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问:“佛陀,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和金钱,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可是,他为什么要过着苛刻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啼哭地狱呢?”
  佛陀说:“他的财富,是‘过去生’造福得来的。在辟支佛(无师友教导,而以智能独自悟道)的时代,有一位务农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来托钵乞食,一时心生欢喜,就供养饭食,并说:‘日后若有需要的话,我都会布施给您。’因此,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托钵乞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地主起了悭吝之念,他想,为什么要供养这位出家人呢?从此?他再也不肯布施了。那位地主就是已经过世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可是他后来生起悭吝的心,因此,虽然有福,却不得自用,而且他又没做什么好事,现在堕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事物的因果关系,科学上已经给出清晰的解释,有一定哲学思想的人都会接受,但“报应”之说,不深解佛法内在逻辑的人不会相信,甚至视其为“迷信”之说。实际上,人类是个“活动场”,人与人相处,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一个人做善事,为别人带来好处,自然会产生“效应”。善事做得多,作用力越大,影响越强,对自己的回报也就越多。所谓好人缘,就是由于播种了诸多善因而结了善果形成的。证严法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了大人要主动问好、对伙伴要团结友好,也就是说他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回应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与人时常见面,还是与人远隔千里,都要心怀敬意……”小孩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处处尊敬他人。于是,有了回报,他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孩。
  有付出才有回报,差不多已成为朴实的哲理。一个人不付出而想得到,即使真的得到了,也只是一种偶然,所以我们决不可抱此侥幸。我们来看一个禅宗故事,一定会从中得到启示:
  一个商人生意越做越小,遇到了难处,他便去请教智尚禅师。禅师说:“禅院后面有一架压水井,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压水井下面是枯井。”
  禅师说:“那你就到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
  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你怎么才拿来半桶水呢?”
  商人尴尬地脸红了,他连忙解释:“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有些不高兴。
  商人只得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
  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说罢,禅师带商人来到压水井旁边,说:“你把半桶水统统倒进去。”
  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
  “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井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是只听到那喷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部让压水井吞进去了。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另外的半桶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果然清澈的水喷涌而出。
  佛认为万事皆有因果。作为商人,若是贪图小利,而不懂得让利与人,怎么会赢得长久的顾客?做人也一样,假若不付出自己的水,没有足够的压力,这个世界就一滴水都不会回报于他。自心与他心是互为感应的,舍得付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仁慈的回报。
  不在意别人的回报
  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弘一法师
  菩萨行事,有了功德不张扬,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以法相授,乐见他人成就,只问付出不求回报。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做好事不求回报也是不真实的。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像佛那样时时处处无自私的动机,但帮助别人最好不要太在意回报,因为回报有个过程,你插下一株柳,当年就能成荫,而植下一棵铁树,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花。何况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你帮助了别人,也许对方只给了你一个微笑;也许你为别人付出了,而对方一时无法回报,当对方有能力回报的时候,得到回报的也许不是你,而是你的儿子,或者孙子。如果你太在意于回报,就会犯急躁的毛病,影响自己下一次的付出。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法,每天早晨到王舍城,不论富贵贫贱、饭好饭差,一家一家挨户去吃饭。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刻准备许多甘美的饮食供养。可是经过二、三次以后,佛陀再度到火与家,火与兴起一个念头:“佛陀为什么多次到我家乞食,难道是贪求我供养的饮食吗?”
  佛陀知道了火与婆罗门起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对他说:“春雨绵绵,农夫勤奋地下田耕作,一年又一年地播撒种子,一年又一年有好收成。就像人有多次的怀妊,乳牛也有多次的怀胎,才能孕育新的生命。如果有人一次次求助于你,而你也得一次次布施,因为这一次次的布施,便能获得众人的称赞,所得到的福报也就无量无边。布施如同播种,播下的种子愈多,收成也会愈丰富,若想获得福德,应该好好地耕耘福田,必定能获福无量。”
  火与听了佛陀的话之后,深为自己不清净的染污心而惭愧。他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春天要播种,秋天才能有收成;平日要布施,才能有好的福报。
  生活中,有些人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习惯顺便把自己的善意告诉对方,心里悄悄地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可常常因此而失望。不如记住这一点: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慈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佛说因果
多播善的种子
不在意别人的回报
以“喜舍”的心帮助人
谨慎言行后果
害人必将害己
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吃了苦果多反刍

第二章 佛说报恩
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感谢生活给予之恩
珍惜夫妻温爱之恩
不忘老师培育之恩
回报他人帮助之恩
善待人生知遇之恩

第三章 佛说平等
众生平等,没有区别
不歧视弱势群体
不鄙视普通劳动者
依附强势是不平等的交往
女人有权获得尊重
人格是平等的

第四章 佛说惜福
赢得绵长的幸福
把握现有的幸福
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
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健康需要营养控制
爱护万物共生的环境

第五章 佛说执著
放下心中的包袱
学会给自己松绑
懂得必要的忘记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摆好自己的位置
保持一颗平常心

第六章 佛说忍耐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忍辱是胜人的一种力量
“息祸”的好方法
不必处处占人上风
忍耐中寻找翻身机会
忍小节,成大事

第七章 佛说解脱
精神自由就快乐
摆脱死亡的恐惧
对待疾病要心宽
怕老会老得更快
离开精神的空虚
消除忧郁的情绪

第八章 佛说缘分
任何事都要随缘
得失由缘莫计较
相识是一种缘分
把握男女情缘
与人共享合作的缘分
赢得“贵人缘”

第九章 佛说欲望
追求正当的需要
淡泊少欲比纵情嗜欲好
财欲,不疯不狂戒膨胀
物欲,不偷不拿戒盗心
色欲不迷不溺戒邪淫
权力欲,仕途升迁戒钻营
名欲,毁誉相随戒形役
食欲,口腹适量戒饕餮

第十章 佛说慈悲
慈悲是无私真爱
对残疾人大慈大悲
怜悯和帮助苦难者
对老人多些体贴照顾
对临终者予以关怀
热爱和平,反对暴力

第十一章 佛说发愿
发上等愿
发圆满愿
发愿后努力实行
发有能力实现的愿
但愿别人得到好处
为他人祈福光明

第十二章 佛说清净
不受他人言论左右
不受他人行为影响
不被自己欺骗
清楚行动的方向
乱说坏话自污身心
嫉妒会自损心智
不受虚荣心的折磨
心安才能免受干扰

第十三章 佛说忏悔
提升忏悔的勇气
为人为己忏悔
悔过是为了不再犯
对灵魂的最好交待
忏悔的态度要诚恳
接受别人的忏悔
不在忏悔中摧残,自己

第十四章 佛说境界
追求心灵的高度
给予精神一定位置
“不动心”才算高人
境界高的人“格局大”
给自己一块快乐净土
保持身心宁静和谐
随时进行反观自照

第十五章 佛说悟性
灵光一闪的“顿悟”
慢慢开窍的“渐悟”
在生活中悟出道理
不昧于无见之物
在观察中提高悟性
打破常规,拓展思路
用单纯的心去悟
每个人悟性不同

第十六章 佛说真实
营造真实的气氛
真学没有学不会的
向别人真诚请教
不掺假的传授与帮助
容不得自己半点虚假
以己之“真”度他人

第十七章 佛说精进
困难中磨炼意志
不断从小事做起
克服懒惰的毛病
专精于有信心的事情
让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培养积极的意志
想好了就行动

第十八章 佛说不可说
心传胜于言传
沉默本身是一种语言
开口前要思考一下
说透了就没意思
智慧不是说出来的
用动作说明道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