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说因果
多播善的种子
“有因,必有果。”佛教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因果的本质。宇宙间不存在绝对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既有同时的依存关系,又有异时的依存关系,从而构成各种因缘。
什么是同时依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师父为主,那么师父就是因,弟子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弟子为主,那么弟子就是因,师父就是果。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
什么是异时依存的因果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无数的异时因果连续的关系,从空间上来说,无数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组织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罗网,相互交错。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的“因果规律”。
佛教说“因果报应”,凡事你种什么样的因,就结出什么样的果,每个人在世间犹如农夫一般,都有一亩田,你种下什么,就会结出什么。若是种了恶因,就会结出恶果。在佛经中,有一则故事:
中印度懦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某天黄昏时,波斯匿王前往一个名叫“祗树给孤独园”的地方,拜访佛陀。
佛陀看到波斯匿王全身都是尘垢,就问:“国王,您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刚从婆提老者的家里过来。他不久前去世了,由于家产无人继承,必须归入国库,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光是黄金就有八万斤,其余不用说了。可是,他平时为人十分吝啬,生活过得很寒酸,生前虽然有很多财产,可现在却两手空空地走了。”
佛陀叹息了一声,说:“真可惜啊!”波斯匿王问:“佛陀,婆提老者孤单一人,平时守着家产,生活很节俭,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很破旧,吃的更不用说有多差了。佛陀,依您的慧眼看,他离开人间之后,现在去了哪里?”
佛陀说:“他已经堕落啼哭地狱!”
波斯匿王听了,叹了口气,说:“他那么有钱,死后却堕落在啼哭地狱,岂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说:“是啊!我才说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问:“佛陀,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和金钱,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可是,他为什么要过着苛刻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啼哭地狱呢?”
佛陀说:“他的财富,是‘过去生’造福得来的。在辟支佛(无师友教导,而以智能独自悟道)的时代,有一位务农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来托钵乞食,一时心生欢喜,就供养饭食,并说:‘日后若有需要的话,我都会布施给您。’因此,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托钵乞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地主起了悭吝之念,他想,为什么要供养这位出家人呢?从此?他再也不肯布施了。那位地主就是已经过世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可是他后来生起悭吝的心,因此,虽然有福,却不得自用,而且他又没做什么好事,现在堕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事物的因果关系,科学上已经给出清晰的解释,有一定哲学思想的人都会接受,但“报应”之说,不深解佛法内在逻辑的人不会相信,甚至视其为“迷信”之说。实际上,人类是个“活动场”,人与人相处,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一个人做善事,为别人带来好处,自然会产生“效应”。善事做得多,作用力越大,影响越强,对自己的回报也就越多。所谓好人缘,就是由于播种了诸多善因而结了善果形成的。证严法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了大人要主动问好、对伙伴要团结友好,也就是说他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回应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与人时常见面,还是与人远隔千里,都要心怀敬意……”小孩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处处尊敬他人。于是,有了回报,他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孩。
有付出才有回报,差不多已成为朴实的哲理。一个人不付出而想得到,即使真的得到了,也只是一种偶然,所以我们决不可抱此侥幸。我们来看一个禅宗故事,一定会从中得到启示:
一个商人生意越做越小,遇到了难处,他便去请教智尚禅师。禅师说:“禅院后面有一架压水井,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压水井下面是枯井。”
禅师说:“那你就到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
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你怎么才拿来半桶水呢?”
商人尴尬地脸红了,他连忙解释:“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有些不高兴。
商人只得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
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说罢,禅师带商人来到压水井旁边,说:“你把半桶水统统倒进去。”
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
“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井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是只听到那喷口呼呼作响,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部让压水井吞进去了。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另外的半桶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果然清澈的水喷涌而出。
佛认为万事皆有因果。作为商人,若是贪图小利,而不懂得让利与人,怎么会赢得长久的顾客?做人也一样,假若不付出自己的水,没有足够的压力,这个世界就一滴水都不会回报于他。自心与他心是互为感应的,舍得付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仁慈的回报。
不在意别人的回报
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弘一法师
菩萨行事,有了功德不张扬,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以法相授,乐见他人成就,只问付出不求回报。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做好事不求回报也是不真实的。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像佛那样时时处处无自私的动机,但帮助别人最好不要太在意回报,因为回报有个过程,你插下一株柳,当年就能成荫,而植下一棵铁树,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花。何况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你帮助了别人,也许对方只给了你一个微笑;也许你为别人付出了,而对方一时无法回报,当对方有能力回报的时候,得到回报的也许不是你,而是你的儿子,或者孙子。如果你太在意于回报,就会犯急躁的毛病,影响自己下一次的付出。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法,每天早晨到王舍城,不论富贵贫贱、饭好饭差,一家一家挨户去吃饭。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刻准备许多甘美的饮食供养。可是经过二、三次以后,佛陀再度到火与家,火与兴起一个念头:“佛陀为什么多次到我家乞食,难道是贪求我供养的饮食吗?”
佛陀知道了火与婆罗门起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对他说:“春雨绵绵,农夫勤奋地下田耕作,一年又一年地播撒种子,一年又一年有好收成。就像人有多次的怀妊,乳牛也有多次的怀胎,才能孕育新的生命。如果有人一次次求助于你,而你也得一次次布施,因为这一次次的布施,便能获得众人的称赞,所得到的福报也就无量无边。布施如同播种,播下的种子愈多,收成也会愈丰富,若想获得福德,应该好好地耕耘福田,必定能获福无量。”
火与听了佛陀的话之后,深为自己不清净的染污心而惭愧。他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春天要播种,秋天才能有收成;平日要布施,才能有好的福报。
生活中,有些人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习惯顺便把自己的善意告诉对方,心里悄悄地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可常常因此而失望。不如记住这一点: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慈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展开
日出东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佛学家 赵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