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宗白华美学与艺术文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51376
  • 作      者:
    宗白华著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原名宗之櫆,字伯华。生于安徽安庆,祖籍江苏常熟。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有《宗白华全集》行世。作者不仅在美学理论上贡献卓著,而且其一生都在践行着“人生艺术化”的理想,文章与生活浑然天成。
展开
内容介绍
    《宗白华美学与艺术文选》为作者代表性文章的最新选本,凡58篇,大体按照“中国美学与中西艺术比较”、“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与文学”三类遴选编排,展现了宗白华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方式。文笔意趣横生,给人以澄明愉悦的精神享受。《宗白华美学与艺术文选》由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br>    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br>    《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是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br>    《史记·封禅书》写海外三神山,用虚虚实实的文笔,描写空灵动荡的风景,同时包含着对汉武帝的讽刺。作家要表现的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却用了一种不易捉摸的文学结构,以寄托他自己的情感、思想、见解。这是“化景物为情思”,表现出司马迁的伟大艺术天才。<br>    范唏文《对床夜语》论杜甫诗:“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事来。如‘红人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红”本属于客观景物,诗人把它置第一字,就成了感觉、情感里的“红”。它首先引起我们的感觉情趣,由情感里的“红”再进一步见到实在的桃花。经过这样从情感到实物,“红”就加重了,提高了。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br>    诗人欧阳修有首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飘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
展开
目录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br>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br>中国艺术三境界<br>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br>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br>——为第三次全国美展写<br>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br>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br>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br>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br>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br>论《游春图》<br>徐悲鸿与中国绘画<br>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br>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br>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用笔意味<br>笔法之妙<br>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br>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br>清谈与析理<br>美从何处寻<br>美学与艺术略谈<br>美学的散步<br>读《论美》后一些疑问<br>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br>美学与趣味性<br>艺术形式美二题<br>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br>略论文艺与象征<br>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br>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隋<br>悲剧幽默与人生<br>艺术与中国社会<br>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br>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br>哲学与艺术——希腊大哲学家的艺术理论<br>康德美学思想评述<br>歌德之人生启示<br>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br>我和艺术<br>看了罗丹雕刻以后<br>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br>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br>凤凰山读画记<br>团山堡读域记<br>与宣夫谈画<br>新文学的源泉——新的精神生活内容的创造与修养<br>新诗略谈<br>我和诗<br>《蕙的风》之赞扬者<br>恋爱诗的问题——致一岑<br>乐观的文学——致一岑<br>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br>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br>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br>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也<br>莎士比亚的艺术<br>我所爱于莎士比亚的<br>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