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美学发展
曾繁仁
美学与其他的学科一样,其发展都应与时俱进。我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必须要与我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众所周知,我国新时期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新时期的深刻变革集中表现为两次紧密相联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第一次转型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发生的由“文革”到经济建设以及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第二次转型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所逐步发生的由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的转型,表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由纯经济发展、侧重物质层面到全面发展、更重人文层面的转型。我国有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等重要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提出集中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有些同志对于第一次社会经济与文化转型看的比较清楚,但对于第二次转型则在认识上还不是很到位。但实际上第二次转型对社会文化与学科建设有着更深的影响。因为,第二次转型实际上是对传统现代化的反思与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带有“后现代”的性质。这里所说的“后现代”之“后”,主要采用“建设性的后现代”中“反思与超越”之意。我国新时期的所谓“后现代”就是对于传统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与超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是现代与后现代呈现一种交叉进行的态势。这种“后现代性”给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从社会生活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物质的内涵,而且包括文化的内涵,包含人的素质的内涵。从而将文化建设与人的素质的提高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从经济生活来说,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科技,而且需要依靠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人与自然不仅是单纯的对立与改造的关系,而且更是依存与基础的关系,我们应着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文化生活来说,当代文化已经从象牙之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走向市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主导性产业之一。这种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发展观、自然观与文化观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人们的美学观,使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集中指向是由单纬度的物质发展到多纬度的科学发展,由单纬度的经济指标到多纬度的人的生存质量指标。这就是我国当代科学发展观及其核心“以人为本”的提出。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恰是包括美学在内的当代人文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适应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近300多年的国际现代化与我国当代的现代化事实证明,所有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所有的发展关键是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也由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转向新的建设文化。建设文化应以新人格的铸造、新人的培养以及新的生存态度的树立为其旨归。这恰是我国当代美学与文艺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论实际上就是唯物实践存在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以唯物实践论为指导的人学理论。它是对传统主客二分的认识本体论哲学形态的超越,也是对于现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改造与超越。其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实践性。其阶级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的解放为其目标;而其实践性表现在它区别于西方一般哲学的“生活世界”的观念,将人的解放奠定在“实践世界”的基础之上。我国当前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将其中国化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成果,而且,我国当代“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充实了自然生态的维度之后,就成为崭新的当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人文主义,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了的最新形态。事实证明,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来源于自然生态,并处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与自然生态须臾难离,自然生态性成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本性,而这一点却是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人文主义正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它也符合当代世界哲学与美学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从1831年黑格尔逝世之后,西方哲学与美学领域就开始了对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认识本体论哲学与美学的改造与超越,探索人的诗意的栖居与审美的生存。法国哲学家萨特曾将他的存在主义定位于一种人道主义。其它哲学与美学理论的人学指向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现代现象学美学在“悬搁”主客实体之后将审美归结为某种具有共通性的人的经验,从而远离了审美的本质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当代西方美学就是一种以当代人学理论为指导的美学,是以揭示人的审美经验为特点的人学美学。
同时,它也符合当代美学学科发展的实际。美学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它是以“人”与“人性”的探索为其旨归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学与文学就是人学。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理论家提出“文学是人学”的重要命题。建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以马克思主义的入学理论为指导,美学与文艺学建设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反之路则会越走越窄。总之,美学以揭示人的审美经验为其旨归,表面上看显得空泛,但却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将人在时间与空间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与社会认识交汇于一炉,诉诸于艺术的形式,成为最深广的人性的呐喊、暗含着社会性的人类之爱的倾诉,能够扣动读者与观众的心扉,引起强烈的共鸣。
正是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为指导,我近几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文艺美学、审美教育与生态美学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其立足点都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面对急剧变化的当代现实。从文艺美学来说,正是从美学是人学的立足点出发,将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探讨的出发点,将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从艺术的本质、到人的审美活动、再到人的审美经验。我认为,这其实也是一种理论推进的努力,使之越来越接近艺术的本真,切合审美的实际。因为,文艺与人的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审美的经验,经验是此时此地的,也是多侧面包含丰富内容的。经验是人与作品的对话,是前视界与当下视界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也是欣赏者与作者的对话。
我国当代将人的现代化提到决定性的高度,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这就将美学的育人作用提到学科建设的前沿,进一步将美学从书斋拉向现实,从思辩拉向人生,从而使审美的人生观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人生观之一,并使美学承当起培养学会审美地生存的一代新人的重任,教育青年一代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他人、自然与自身。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成为现实。由此,培养学会审美地生存的一代新人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关系。当代人的自然观的根本改变,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向友好,这就必然导致审美观的的重大改变。这就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提出。这是美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沿着黑格尔的老路将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艺术,所谓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而将自然审美放在美学学科的史前期。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包含着自然的生态维度,将自然生态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他既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将自然之美归结为“如画风景之美”与“人化的自然之美”,也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所谓“自然全美”,而是运用生态现象学方法将主体的构成能力与自然潜在的审美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特有的审美经验。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包含诗意的栖居、四方游戏、家园意识、场所意识、环境想象、参与美学、生态审美批评、生态审美教育与生态审美实践等崭新的美学内涵,但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三者能够达到统一,只有在生态存在论哲学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超越人与世界对立的在世状态,走向此在与世界的紧密关联,自然才能成为人生在世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才能走向友好统一,人也才能走向美好生存。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也因此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佩茨沃德认为当代美学包含艺术哲学的美学、自然生态的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美学等。所谓日常生活美学就是当前大量存在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审美研究,包括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审美研究等,非常重要,已经有许多同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我因限于精力与知识领域的局限知之甚少,但我认为也应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统领下,以当代人的审美地生存为指归,以人的审美经验为桥梁,才能沟通艺术与生活、精英与大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得之见,作为转型期美学研究的一种个人看法,也是我对自己那本以理论探索为目的个人文集《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基本内容的概括,作为抛砖引玉,提出来请各位批评。
展开